2 医保卡变身购物卡
“救命钱”违法套现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只能用于支付药店购药和门诊医疗费用,医保卡也只能用于医疗支出。然而,记者在城区的多家药店调查却发现,医保卡变身购物卡的现象仍然很普遍,部分药店甚至直接可以套现,8000元最多可以拿到5600元。
主持人提问市人社局主管这项业务的杨庆副局长,人社局的日常监管在哪里?其表示,医保卡的监管是全国的难题,医保卡所有权是属于个人,使用权受限,如果用来买生活用品,那是违规,如果大额套现就是违法。今年全市已处理67家药店,终止150多家药店合作。李宁君表示,因为稽查和检查的方式是抽查,所以范围有限。
3 培训数据造假
骗取财政拨款
政府拿出专门的扶持资金,为群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不想有人却动起了这项拨款的主意。
记者在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拿到了2017年“培训人员汇总表”,根据名单上的信息,随机联系了部分学员,结果有的学员课没上够,有的学员培训完成没有拿到资格证。
同样调查发现,多个区县人社部门统计的劳动力转移信息严重失实。周至县的信息表中竟然存在4岁儿童,记者调查得知,这竟然是在县人社局工作人员的现场具体指导下由原先的新农合名单“升级”而来的。长安区、临潼区也存在类似问题。工作人员称,上级部门不核查信息真实性。
数据造假的程度如此严重,谁来负责?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董兴利表示惭愧,他说,这反映出干部在工作中不负责任、不认真、复查不严,工作作风浮躁,要对不负责任的干部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