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时启动冬眠“保护机制”
我们知道,蛇类是变温动物,也称外源动物,体内只能产生少量的热,它们不像鸟类或者其他哺乳类动物具有毛皮、汗腺以及心脏系统这些完善的生理机能以保持和调节自身温度,只能依靠外界获取足够的温度,来适应一年四季的变化。当外界温度低于18℃时,蛇类活动开始明显减少,低于10℃时,多半都躲入地下冬眠了。它们大幅降低身体的基础新陈代谢功能,几个月甚至长达两年不吃不喝,只利用储存的脂肪来弥补能量的缺失,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辟谷”它们依然在正常生长。
当然冬眠也不是总能成功,失败率可以高达30%多。此外,冬眠也并非蛇类“刚需”,如果环境温度保持在25℃-30℃,湿度维持在60%-85%,即使到了冬季蛇类也不会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