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三大使馆区各有什么特点?
《北京市外国驻华使馆的历史和现状》一文披露,在第一使馆区内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驻华使馆,如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使馆。这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上述国家大都在第一次建交高潮中与新中国建交,双方关系友好,因此,中方为其提供的馆舍建设用地面积都比较大。在鲁培新的印象中,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占地面积就比较大。
第二使馆区则同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些国家与中国的建交潮有关。万隆会议之后,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也打开局面,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欧美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因此,第二使馆区分布着欧、亚、非、拉等国家。
第三使馆区已经不再由中国政府统一安排建设用地,而是根据各国提出的要求并结合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用地面积,由各国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美国驻华使馆新馆,日本、法国、以色列等驻华使馆都在这一区域。
此外,相对独立的是俄罗斯驻华大使馆,这座驻华使馆故事可真不少。俄罗斯驻华使馆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使馆,并因此入选过吉尼斯世界纪录。
△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
当时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中国政府把16公顷大的黄金地段划给苏联作为使馆用地。使馆原址还是一座东正教堂所在地。政知君因为工作关系,也曾经多次造访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给人的印象是,这座使馆占地面积非常大,馆内建筑、装饰考究,连厕所的设计都有宫殿般的感觉。
编辑: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