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政企资讯 > 正文

长安区创新社会救助工作体系 打好脱贫攻坚战

政企资讯 西安日报 2017-08-09 09:55:10
[摘要]以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民政救助兜底保障体系,助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快速推进。

  

\
\

  ■马斌雨 刘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以来,长安区把贯彻落实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将社会救助政策特别是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效衔接,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建立民政兜底保障“救急难”快速响应机制、“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信息核查督导检查,全力打造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民政救助兜底保障体系,助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快速推进。

  建立“救急难”快速响应机制

  先救助后补齐手续

  长安区鸣犊街道高寨村低保户高霞的儿子在4月初被诊断出白血病,而家庭情况完全无法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家庭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区民政局在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为高霞家庭办理临时救助发放了救助金1万元。和高霞一样,长安区王莽街道稻地江村困难户关永利也领到1万元临时救助金,关永利的妻子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疗费用无法承受,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区民政局启动救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机制,立即给关永利家送去了临时救助金1万元。

  今年以来,长安区建立了“救急难”快速响应机制,对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家庭,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对于困难家庭突发的紧急情况,秉持救急难原则,先进行救助,后补齐手续。截至六月底,长安区已临时救助困难群众20759人次,发放救助金403.36万元。同时,还积极完善困难群众大病救助机制,区民政局与区卫计局、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做好了困难群众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极大减轻了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

  上门服务困难群众

  为了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救助,长安区依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两委”、驻村干部和志愿者等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辖区群众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快速响应救助预案,对行动困难、文化水平较低的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救助、协助填报等便民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同时,长安区民政局还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等,建立救急难 “绿色救助通道”,完善应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相关制度,简化救助工作流程,完善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建设,做到高效办事、救急救难。此外,要求第一书记、包村干部等,针对辖区内困难群众分布情况,制定不同频次的上门访问日程表,制作入户调查情况收集表,重点记录家庭困难情况和群众需求,定期对高风险家庭进行入户评估,采取主动介入、及早发现、积极干预的措施,对陷入生活困难的群众实施及时救助。

  加强兜底脱贫督导检查工作力度

  守好精准扶贫第一关

  为了保障救助工作落到实处,长安区不断加强督导检查,认真核查相关信息,及时成立了兜底督导检查工作小组,对全区兜底脱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坚决杜绝“关系保”、“人情保”、“错保”、“漏保”等现象发生。区民政局运用核对平台对街道初步摸排的618户1683人贫困家庭信息进行了比对,共查出户籍、社保、税务、工商、房产、车辆等方面存在问题211条,及时将异常信息反馈给了区扶贫办,为精准扶贫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对未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供养范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652户1733人进行逐户摸排研判,符合低保或特困供养条件的及时纳入,共排查纳入低保41户73人,特困供养22户22人。督导检查工作组还对辖区内各村低保户、五保户与扶贫开发政策是否做到有效衔接,村干部对社会救助政策程序是否清楚等问题进行检查,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截至6月底,长安区共为农村低保户2272户5718人发放救助金1550万元;农村特困供养人员1058户1081人发放供养金455.5万元;医疗救助11435人次,发放救助金435.07万元。

编辑:秦一乔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救助工作体系

上一篇:2017天津全运会陕西竞技项目首金诞生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