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解析
饮水工程自行管理 问题多多
“近期接到不少群众反映,作为水务部门也很头疼。”8月7日,商州区水务局人饮办一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据其介绍,目前商州区单村饮水工程建成后全部移交受益村自行管理。产权也归受益村所有,由受益村成立村级供水协会,合理核定供水成本。联村修建集中供水工程的则成立供水管理站,所有权归供水站所有,由供水站进行日常管理。
“管水机构虽然成立了,但实际操作层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管水者属于义务管水,由于没有工资,责任实际落不实;另一方面,有些工程建好后交给村里管,但村级管理机构其实是放任不管,导致问题不断。”该工作人员称,从2015年开始,区政府每年给水务局拨付30多万元维修管理资金,但这远远不够。
工程设施方面,受气候和水源变化的影响,受投资制约,部分工程建设时先天不足,加之自然灾害,持续干旱导致一些小型饮水工程水源干枯,供水管网损坏,漏失严重。
水质保障方面,饮水工程水源基本利用沟溪水或山泉水,水质清澈无污染,在水源保护、水质净化处理、消毒设施使用等方面存在设计和建设中配备不足。工程水质检测费用无法落实。
运行管理方面,由于工程多为村级小型饮水工程,基本采用的是自流饮水,运行成本低,受益群众节水意识缺乏,管理机构形同虚设,管理制度和管护责任未能全面落实,水费收缴难度大,水价不足以弥补成本,后期维修养护资金缺乏,影响工程的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