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峰在进行手枪快速射击训练(2013年7月25日摄)。新华社发(郝宽虎摄)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长期的艰苦训练,让李玉峰在瞬息万变、凶险异常的战斗一线,次次凯旋。
棋局失败还可复盘,战场失败无法重来。李玉峰每天都在问自己——今天的本事够用了吗?为此,他经常带领部队和驻地兄弟单位切磋技艺、交流经验。
在一次战术背景条件下快速更换弹夹课目比武中,兄弟单位特战队员仅用时1秒半便完成动作,比李玉峰的队友快了近30毫秒。
快速瞄准、快速击发和快速更换弹夹是反恐战场上先发制敌的关键所在。兄弟单位这种实战意识和精湛技能,对李玉峰触动很深。
为此,他带领部队刻苦钻研训法战法,在每个零点几秒的突破中谋求制胜之道、提升作战本领。不久,在一次反恐战斗中,队友刘庆涛凭借先敌击发的战斗优势,成功击毙暴徒、夺取战斗胜利。
“看我的、跟我上”是李玉峰的口头禅。刚接触攀登滑降课目训练,一些战士表现出畏难情绪。33岁的李玉峰身先士卒,以敏捷的身手爬到楼顶,又从楼顶滑降至地面,动作一气呵成,用时最短。
李玉峰这种无声的命令,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战士。大家咬紧牙关,纷纷从攀登楼顶端跃下,有的腿上刮破了皮,有的脚上磨出血泡,却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有人问李玉峰:“你这么受苦受累,究竟图个啥?”李玉峰说:“长征中,红军缺吃少穿,但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依然能够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他们图的啥?上甘岭战役,志愿军缺水缺粮缺弹药,硬是和敌人奋战43天,他们图的又是啥?既然是革命军人,图的就是克敌制胜的神圣使命。”
入伍至今,李玉峰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2015年荣膺第十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16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带领官兵先后创新战法训法10余种,带出近50名反恐特战骨干,成为官兵眼中的“金牌教练”。
满载荣誉的他没有陶醉在功劳簿上,而是始终扎根基层、矢志强军。
“部队调整改革期间,各项任务繁重,但练兵备战永远是重中之重。”李玉峰说,他要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运用到实战化训练中,培养官兵不畏强敌、勇于亮剑、敢打必胜的血性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