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千千万万80后农村青年进城现状的真实写照,韩雪莹和丈夫王亚先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实现他们的中国梦。而韩二龙和妻子贾三妮则通过自己进城务工,实现自己的中国梦。韩雪莹与丈夫王亚先大学毕业留在了西京城,他们像无数的青年夫妻一样,靠着稳定却微薄的薪水过着平淡无味的生活。和大学同窗傅丽丽通过富豪黄柏钧成功上位相比,韩雪莹谈不上幸运,她大学时拒绝富二代同学的追求,隐含着她深受传统乡土文化影响的因素,作为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和处境的农村孩子,她身上有着乡下人的悲壮和雄心,有着套进命运缰绳的决绝之心,有着先辈们口口相传的生活哲学态度,她认定通过自我劳动可以实现安身立命。然在城市构筑的物欲高台中,人与命运之间似乎有着悖论,韩雪莹在外力的诱导下开始开始把自身和家庭引向了一个深渊,她盲目的冲撞和习惯的性格造成的悲剧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高贵和坦荡,也正如此,韩雪莹成为这场戏舞台聚焦的中心。与她构成统一形象的是韩二龙和贾三妮,以及舞台上开场与结束的那个小女孩。因为,他们能够秉承人性高尚的美德,相信世道人心向善的公允。他们身上由内向外散发着生生不息的精神气息,在社会更为广阔的空间中维系着普通人活着的尊严。他们在自然的生活中呈现着“生命的有情和朴素之爱”,这种情和爱构成人性丰富而独特的魅力所在。
这部戏中“项链”作为一种隐喻,它本是富商黄柏钧送给傅丽丽的“定情信物”,而这个“项链”本身就是“高仿品”,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韩雪莹赴宴佩戴的饰品。她与傅丽丽都信以为真,同样傅丽丽的肯定,更使“项链”构筑的魔方世界都加牢固。宴会灯光闪耀,光彩照人,韩雪莹穿着傅丽丽借给她的礼服和项链成为全场最为耀眼的女人,然而作为身份象征的“项链”却无影无踪。这场群芳争艳,商界名流汇聚的空间,充满了“富人的梦想”。韩雪莹和丈夫王亚先的种种努力在于弥补“项链”造成的因果,在于修复人性虚妄执念导致的冲撞。这场梦如同“项链”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多变的魔方,它困住了韩雪莹和她关系最为亲密的人,亦困住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