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环境提升最快。调查显示,基础设施环境满意度98.1%,较2016年提高2.4个百分点。在基础设施11个要素中,煤供应、物流配送、油、气供应和环保设施满意度位列前四,邮电通信、空港及空运满意度居末位。
社会信用、政务环境和政策环境满意度高。社会信用环境满意度继续名列前茅,政务环境和政策环境分别比2016年提高0.3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显示企业对全市行政效能革命的高度肯定。其中,政府诚信度、政策透明度、政务公开度和信息公开度得到全部被调查企业的一致认可。
技术创新及“双创”环境满意度继续领先。作为科技资源大市,今年以来,全市出台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精心营造市场化、专业化、定制化的可持续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释放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巨大活力。特别是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树立起西安“硬科技之都”大旗。调查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和双创优惠扶持政策得到调查企业的充分肯定,满意度达到100%和98.8%,双创产业基金和示范平台及服务也得到97.6%的较高满意度。
“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最大。调查显示,在全市“简政放权”改革方面,企业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最大。此外,招商引资优化度提高,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九成以上企业表示继续在西安投资。土地成本和交通优势成为企业投资西安的主因。
西安投资环境尚存优化空间
报告同时指出,西安的投资环境尚存优化空间 。“放管服”改革存在不足。调查显示,38.4%的企业认为,在“放管服”改革推进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审批权力下放不到位、部门不衔接、“踢皮球”现象;33.7%的企业认为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证照、证明过多,办事慢、办事难仍然困扰着31.4%的调查企业;从项目申请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期间,企业需要交涉的政府部门多达15-20个,审批时限长达3-6个月。
民营企业投资面临困难。调查显示,88.8%的企业认为民间投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力度不足;78.9%的企业感觉行政审批手续复杂,效率依然不高;70.4%的企业融资贷款难度大,缺乏金融扶持。
接受各类检查和承担税费加重。调查企业认为接受各类检查有所增加,承担税费较以前加重,这两项的优化度仅为48.8%和57.1%,分别较2016年下滑17.9个百分点和7.2个百分点。
金融环境和产业配套环境满意度回落。调查显示,金融环境和产业配套满意度分别为91.9%和94.2%,较2016年回落6.9和3.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随着金融机构和房地产行业监管政策的叠加效应,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资金面趋紧。截止11月末,西安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增速较一季度回落25.3个百分点。
华商记者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