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烧40℃不退 杭州女大学生的一次“感冒”差点要了她的命

来源:钱江晚报 时间:2018-01-31 08:59:49 编辑:钟梦哲 作者:何丽娜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超级细菌实为超级耐药细菌

  可在病房地毯上生存两个多月

  超级细菌是一种民间叫法,在医学上,它并不是指某种特定的细菌,而是指一些广泛耐药的细菌。专家认为,更为妥当的称呼是:超级耐药的细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俞云松教授说,目前超级细菌的种类和过去差不多,主要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三种,“种类变化不大,但比例和数量会相对有所增加。”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控科主任王选锭教授看来,对于普通人来说,超级细菌既近又远。

  近,是指它广泛存在于周遭环境中,最常见的是医院ICU。ICU长期存在着很多超级细菌,能依附在病床、衣服、物体表面等地方,容易与人发生接触,而且生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都很强。比如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可在病房地毯上生存两个多月。

  远,则指即使接触了或者体内培养到了所谓的超级细菌,真正发生感染的概率并不高、致死的概率更低,“不需要过度害怕超级细菌的存在。”

  王选锭教授解释,从病人身上采集送检的标本中检出超级细菌,并不等于病人就一定感染了该超级细菌。

  一来,由于超级细菌广泛存在,病人标本很容易受污染导致假阳性;二来,超级细菌有时只是没有致病力的伴随菌,因为经过一轮又一轮与抗生素的斗争之后,它的毒性已经较低,对人体危害并不大。

  当然也有糟糕的情况,就是超级细菌钻到了人体无菌的器官或组织中,比如血管、颅内、关节肌肉的深处,那它可能就肆无忌惮地折腾了。

  俞云松教授说,感染超级细菌之后,不是完全没办法,只是有效药物相对较少。从临床来看,血里、颅内感染超级细菌虽不常见,但一旦感染之后,一半左右的患者是治不好的,“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免疫力低下的危重患者之中”。

  王选锭教授说,从治疗来看,对抗超级细菌的药物不仅较少,而且往往很难深入到颅内等部位,这也就是现在我们一听到超级细菌就很怕的原因。

  那么,超级细菌主要攻击谁呢?当然是自身免疫功能差的人群,比如危重患者、白血病、肿瘤术后放化疗的病人,他们多住在医院ICU病房、血液病区、老年病区等。

  专家表示,未来超级细菌导致“无药可医”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根源还是和过多使用抗生素有关。

  数据显示,全国2013年使用的16.2万吨抗生素中,兽用52%,人用48%,一年超过5万吨抗生素排放进水土环境中。

  面对抗生素,细菌的世界也讲究“适者生存”,扛不牢的被杀死了,活下来的慢慢就成了超级耐药的细菌,随之抗生素越用越高档,而无效的情况也随之增多。因此,提倡全社会关注抗生素合理使用显得十分重要。

  来源:钱江晚报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王建平

相关热词搜索: 超级细菌 呼吸衰竭 险丧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