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梆,扭子扭,
我到城里见我舅。
我舅问我几岁咧,
我跟牛犊同岁咧。
牛犊把我抵倒咧,
我把牛犊腿咬咧。
(鄠邑流传初红收集)
上骨碌台,下骨碌台,
妈妈姐姐请我喝茶来,
茶又香,酒又香,
十八个骆驼抬姨娘。
抬不起,叫麻螂,
麻螂麻螂你噙的啥?
噙的花,先给大姐满头插。
麻螂麻螂你噙的啥?
噙的油,先给大姐抿光头。
麻螂麻螂你噙的啥?
噙的水,先给大姐洗光腿。
麻螂麻螂你嫑哭,明后接你来。
啥车?金车。啥鞭?金鞭。
打一鞭,上青天,
青天有个好富汉,
一斗麦子磨四篸,
白的放下咱的吃,
黑的放下待女婿,
把女婿吃得有骨头,
撂到他的房上,
老娃鹐得邦邦邦……
注:麻螂,即蜻蜓;篸,原字轶失,指次数
(西安流传彭劭嫄收集)
一颗儿麦,两颗儿麦,
搭到碾子上没人推。
公鸡推,母鸡簸,鸡娃儿跟着拾麦颗儿。
猫添柴,狗烧锅,尕蚪子在炕上捏窝窝。
一下捏了十八个。
放羊的娃,要馍馍,打得在地里拾柴火,
一下拾到日头落,给娃吃个干馍馍。
注:尕蚪子,指小蝌蚪
(西安流传孙顺利收集)
椿椿牛叫大哥,叫咧大哥可睡着。
注:椿椿牛,即椿象,生活在椿树
上,受到惊吓会装死
(西安杨凌流传魏立明收集)
民俗童谣
呀悠呀,年下啦,
麻糖馓子炸下啦。
他大扫地贴门神,
她妈屋里捏馄饨。
娃娃呀,起来早,
穿上花花裤子、花花袄。
注:过年时唱的童谣;大,指爸爸
(渭南流传严蔚洁收集)
摇,摇老鼠,
见咧老鼠赶快打。
十个老鼠九个瞎,
断子绝孙没娃娃。
剩下一个不瞎的,
跳到人家米瓮里,
黄猫拉住要命呢。
注:关中年俗,正月十二,把刀、剪、锤放在木盒内各屋巡查,边走边摇边唱,抓老鼠
(长武流传鱼耀龙收集)
灯笼灯笼亮咧,他妈上了炕咧。
灯笼灯笼灭咧,他妈坐了月咧。
灯笼灯笼着咧,他妈过了河咧。
注:上炕,方言指女人生孩子,元宵节娘家给出嫁女儿送灯,祈求多子多福
(蓝田流传田玉成收集)
商品比星繁,
摆咧一河滩,
不去城隍庙,
年货办不完
注:西安城隍庙办年货童谣
(西安流传鲁迁收集)
打灯笼,蜡里蜡。
没有蜡咧寻舅家。
舅不给,抱舅腿。
注:元宵节舅舅送灯年俗童谣
(临潼流传邓建良收集)
灯笼会, 灯笼灭了回家睡,
奶奶不叫爷爷睡,爷爷在茅房开大会。
注:元宵节撞灯年俗童谣
(西安市长安区流传鲁晓波收集)
年年有个七月七,牵牛花儿配织女。
配上织女年年巧,
右手织璎珞,左手绣花朵。
一绣绣个啥花?
一绣绣个佛爷牡丹花。
一风吹到桃花苑,桃花苑里纺青线。
青线梦见王青海,七姑娘娘把菇采。
注:七夕乞巧节俗童谣
(西安流传李加善收集)
狮娃狮娃,哥哥,
天爷不下该咋着,
毛头女子谁养活。
先洗狮娃头,下得满街流,
再洗狮娃腰,下得起咧焦,
后洗狮娃尾,下得大地落透雨。
三张表,一根香,
请玉皇,拜龙王,
快快给咱下一场。
注:旧时祈雨仪式上女孩念的童谣,边唱边洗一座小石狮
(西安市长安区流传傅耀昌收集)
公鸡公鸡大哥,母鸡母鸡姐姐,
娃给你拜三拜,你听着:
你黑咧粑,娃白日粑,娃明日给你扫鸡窝。
注:改变孩子起夜习惯的拜鸡民俗
(西安流传彭劭嫄收集)
德育童谣
羞羞羞,把脸抠,抠个渠渠儿种豌豆。
今年不收明年收,明年不收叫贼偷。
注:教育孩子坚强不哭
(西安市长安区流传鲁晓波收集)
老鼠擀面猫烧锅,
尕犊子跟着调调和。
注:鼓励孩子做家务
(西安流传张桃林收集)
咩咩羊,跳过墙,娶了媳妇不养娘。
媳妇穿得像唱旦的,婆婆穿得像要饭的。
注:教育孩子孝顺
(三原流传王龙夏收集)
山鸦雀,尾巴长,说咧媳妇不要娘。
把媳妇搂在热炕上,把娘送到山梁上。
煎一碗,热豆腐,麻利吃,麻利咽,
莫叫老娘见了面。
注:山鸦雀,又称麻野雀,指喜鹊;麻利,意为赶快
(柞水流传徐祯霞收集)
编辑:王彬
上一篇:顺风车司机无钱还房贷心生歹念 抢女乘客535元进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