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安建大93岁“网红教授”央视讲授中国古诗词魅力

来源:三秦都市报 时间:2018-04-21 07:57:07 编辑:王玮玮 作者:杨立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练习书法,陶冶情操,是潘教授退休后的第一大爱好,闲暇时,他挥毫泼墨,乐此不疲

3 沉浸在古诗词的韵律中乐此不疲

一说起国学精粹唐诗宋词,潘鼎坤老人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不但对仗工整,押韵合辙,而且充满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情怀,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激情澎拜!

为了给同学们讲授唐诗宋词的精华,他在开讲之前,用半年时间,阅读参考北大著名教授、语言学家王力、国学大师启功的诗论、词论,他看了后,感觉太深奥了,一般初入道者很难接受,在启功先生的书中,“七律”的用词种类就有137种,“五言绝句”的写作规律总结了30多种,初学者难以消化运用,于是,他便尝试着用一种大众化的、简约的方式进行古诗词的欣赏写作,他注重搜集诗词相关的人物故事、趣闻典故,还用毛笔誊写了《中文大辞典》中绝句、律诗平起式、仄起式的写法,做这些案头工作对于中青年人算不得什么,但对于93岁高龄的老人,真是难能可贵。

对于自己作为一名数学教授,讲授唐宋诗词的欣赏写作与传承,潘鼎坤说,这是源自对唐宋诗词的痴爱,是对传统文化断代失传发自内心的担忧。他本人参与的那期《经典咏流传》在春节黄金时段播出后,西安建大的老同事、老朋友以及家乡的父老乡亲,纷纷打电话对他表示祝贺,他感到非常欣慰,因为对于唐诗宋词的传承普及,他毕竟尽了一份心力,但对于“网红教授”的评价,他并不感兴趣,他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对名利一点不感兴趣,名是身外之物,至于钱财,够吃够喝就行。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传国学,这才是我毕生的追求和人生最大的收获!”

4 老教授的“经典传承”和道德风范

作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潘鼎坤恪守忠义礼智信,从不逾越章法。他的结发之妻是经过媒妁之言,算八字下聘礼娶回家中,婚后,他们相互关心,相敬如宾,从没有吵过架。无论在上海求学还是到东北大学教学,他从没有嫌弃过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妻子,更不当喜新厌旧的陈世美。“妻子陪我走过了70年,我们相处得很好。”2015年,老伴去世后,他挥泪写下了五言绝句《忆亡妻》寄托哀思。

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潘鼎坤老人一直心存感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里居住条件有限,他不能把父母接到身边,只能从微薄的工资中,每月给父母邮寄生活费。两位老人去世时,由于工作繁忙,加上交通不便,他没有给老人扶棺送葬,这成了他终生的遗憾,说到这儿,他眼角含泪,让人动容。

说起父亲的为人处事之道,潘家长子63岁的潘育阳表示:“我爸爸是个厚道善良之人,活得很纯粹,他一心一意教学育人,从不搞违背道德礼仪庸俗无聊之事,他退休后仍给西安建大华清学院、西安交大考研代数学辅导课,直到2011年,86岁才彻底告别讲台,现在他又开始研究唐诗宋词,到处讲课,我们做晚辈的非常支持,但担心老人的身体,还是希望他尽量减少此类活动。”

潘鼎坤教授的教学风范,获得大学生、网友、诗词爱好者的点赞和热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邵必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像潘老师这样的一批老先生老前辈,不但是我们学校的瑰宝,也应该是社会的财富。正是有如同潘老师这样一批批老先生不遗余力地示范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采访结束时,潘鼎坤老人表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不能经常讲课,但是,仍希望通过电话聊天、微信视频、刻录光盘等形式,与中学语文教师切磋交流诗词的欣赏写作,然后,通过他们对中学生普及古典诗词的基本常识、写作规律和平仄韵律的运用,从而达到传承经典国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

文/图本报记者杨立

相关热词搜索: 网红教授 建筑科技大学 国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