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了工厂吸引留守人员就业
搬迁只是改变“因山而贫”的第一步,挪掉穷窝后,如何带领群众就业则成了脱贫致富的关键。
据了解,像紫阳县蒿坪镇双星社区这样的社区工厂,安康市各县区的扶贫安置社区已有143家,带动就业3万余人,就业者大都是没有外出能力的老弱病残和留守妇女。
近年来,平利县按照“政府引导、能人引领,以厂兴社、厂社融合,基地孵化、连锁推进”的思路,大力兴办社区工厂,截至目前,共创办社区工厂43家,分布全县11个镇、25个集中安置社区,吸纳群众就近就业3000余人,在岗工人月平均工资2000元左右。白河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引进社区工厂,通过一个人就业带动一家人脱贫,使搬迁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去年,安康市已发布《关于培育和发展社区工厂的实施意见》,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从准入门槛、资金扶持、技能提升、融资服务、税费减免等方面大力培育发展社区工厂,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提出到2020年,全安康市建成社区工厂300家以上、带动就业5万人目标,每个移民搬迁社区或农村人口集中区都有一家以上的社区工厂。华商报记者张建全 通讯员黄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