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清代“高考”啥样的? 蒲城县871件套文物为你解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8-06-08 06:32:30 编辑:强鑫 作者:唐保虎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1095404.jpg

  数量大品种广内容丰

  在全国实属罕见

  为了防止考生作弊,采用了很多办法。例如考卷字体均为馆阁体,考卷上进行糊名处理,考生进入考场要验身检查,考前还要进行沐浴等,但还是有考生制作了各种形式的夹带。此次展示的文物中,有4个火柴盒大小的夹带。博物馆讲解员高敏说:“4个正方形的夹带似火柴盒,4个中最小的宽度只有3.7厘米,打开后里面有6本小书,书中每页都印有文字。”这种夹带的制作方式是先用老鼠胡须将文章写于石头上,再进行镌刻,然后用油水分离法进行印制。

  除了最小的火柴盒夹带,此次还有一块乾隆年间的丝绸夹带,丝绸长38厘米,宽41.5厘米,考生用老鼠胡须将文章写在丝绸上方便携带,正反面都写满了字,字号很小,初步统计有3万多字,大概3年才能完成。

相关热词搜索: 清代 高考 浦城县 博物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