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遭遇“套路贷”
后来几个主播一起一合计,才怀疑她们可能是遭遇了“套路贷”。据了解,在这家公司遭遇疑似套路贷的女孩不止这两名,还有近十名女孩都是这样。
昨日上午,当着华商报记者的面,小王给公司的田姓负责人打电话,但无人接听。小孙和田某的电话录音中,小孙问贷款的钱什么时候给,田某也是各种推脱。
这家公司的办公地在长安南路华城泊郡小区的一栋楼上面,租了一个套间,门口没有任何标识。华商报记者报警后,公安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的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处置。敲开门后,里面坐了4名女子,一女子称,负责人田某在外地,她什么都不知道,公司有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拍摄、制作等。
华商报记者问,来应聘为什么要让女孩们去整形。这名女子说,她们这一行,靠的就是颜值,他们跟多个美容整形机构都有合作。那为什么要让女孩们贷款呢?她开始不承认,后来才说,这都是田某处理的事情,她并不知情。
民警在经过初步调查后称,这家公司是否存在诈骗,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律师观点
招聘 整形 贷款 三环节组合成套路
知情人说,类似女孩们这种贷款的钱,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公司和整形医院以他们此前商议的比例给分了。两个单位将招聘、整形、贷款三环节联合起来的操作经营模式,就是一种典型的商业骗局。陕西高瑾律师事务所高瑾律师说,找工作就是针对应聘者条件作出要求,正常情况下不应该设置这种不合理的前置条件。但是这个事件中,整容就是不合理的前置条件,“应聘者跟公司签订合同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公司的‘形象要求’,进而由该公司带应聘者到指定整容医院整形,如果应聘者整形费用不够,进而需向小贷公司申请贷款。孤立来看,每个环节似乎都合法,但把三个环节联合起来看,就涉嫌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
其实,外地已经出现过类似的事情。今年2月,小周姑娘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美容诊所做了微整形,花费了2.5万元,刚做完她就感觉自己被骗了。小周之所以去做微整形,是因为她应聘了一家公司的网络主播,公司称为了上镜效果好可以提供整形服务,并且由公司支付整形费用。然而进了美容诊所,诊所的员工就用小周的手机操作,以小周的个人名义贷款2.5万元支付整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