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学霸拒清华北大选川大:中科大退学一度成邻里谈资

来源:成都商报 时间:2018-08-06 08:23:32 编辑:唐贝贝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小伙中科大退学 今年高考712分拒清华北大选这学校

  ▲李一峰家境贫寒

  退学不成逃学找工作

  不喜欢环境科学,也不再喜欢生物学,彻底失去方向后,李一峰在中科大的学习状态每况愈下。在累积挂科学分达到10分后,他触及黄线,学校发出了退学警告。对于从小品学兼优的他,这是绝无仅有的。

  “要不自己退学吧?”几经犹豫,他决定向家人袒露心迹。

  2016年6月的一个傍晚,李一峰在少人造访的走廊尽头,拨通了父亲李伟的电话。

  电话许久未接,他想,父亲也许在忙农活。六月份了,正是家乡采夏茶的时候,父亲阳光中淌满汗水的脸在他眼前浮现。

  “喂?”电话终于通了。当时父亲正开车在从村里去县城的路上,开始没听到电话。

  “唔……吃过饭了吗?”李一峰感觉喉咙有些堵。

  “吃了,你呢?”

  父子二人,一来一往,如往常一样聊着吃了什么、最近怎样、注意身体这类不咸不淡的话题。

  都是不善言辞的人,问候话很快都说光了,听筒里只剩长久的沉默。

  云南那头的电话轰隆作响,是发动机的声响。光听声音,李一峰就可以感受到面包车在滇西南夏天傍晚的山间行驶时,那扑面而来的燥热的风。

  “我想退学。”李一峰终于鼓足了勇气。

  电话两头,长久的沉默。

  正在开车的李伟宛如当头被敲了一棍,脑袋发空,他无法理解,儿子为何突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不喜欢就非得退学吗?每年那么多学生没考上喜欢的学校,没进喜欢的专业,不也好好的么?在父亲看来,喜不喜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稳妥握在手里的东西。“念了那么多年书,好不容易考出去,退学干什么?再说,村里人要是知道了,多丢人。”

  父亲说的确实也没错。除了李一峰,班里也有其他同学表达过对环境科学的无感。“环境科学也不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但他们都适应得很好。”他把头埋下去,“可我就是不喜欢,就是适应不了。”

  “再试试吧”,父亲艰难挤出几个字,“都考出去了,能不回来就别回来”。

  李一峰是个听话的孩子,从小大到都是。电话里,他没再坚持。

  大一暑假回家,李一峰帮忙割草、喂鸡、采茶……一切如常,彼此都很默契地绕过了退学这个话题。

  但内心里的想法,就像晃动的钟摆,用多大的力气推开,隔一段时间,它就会以多大的力气撞回来。

  大二开始后的整整一年里,恳求与拒绝的戏码多次在父子间上演。两个同样不善言辞的人,笨拙地试图用只言片语说服对方,却总又陷入长久的沉默对峙。

  “记不清到底提过多少次了”,李一峰摇摇头,他只记得最后一次,是在大二暑假的夜里。

  父亲依然不同意。“马上都大三了,光学杂费就花了一万好几,这还不算其他的”。自己每年从年初连轴转到年末,在家里的核桃田、茶叶地、杂货铺中辛勤耕耘,这般努力,也不过3万左右的收入,勉强做到收支相抵。

  这个账,父亲怎么都觉得不划算,“时间和钱都耗进去了那么多”。他希望用沉默将儿子的请求拖过去,最好一拖到底,拖到儿子毕业,“工作了总不可能再提退学吧”。

  他对此很有信心:从小到大,没他同意,儿子不敢擅作决定。

  但大三开学不久,李一峰班主任的一通电话,却打破了他的计划——儿子逃课找工作去了。

  李伟不得不服软。

  退学复读再战高考

  连告别饭也没吃,2017年国庆节后,李一峰办完退学手续,迅速离开了合肥。

  联系好复读学校后,父亲开着那辆开了好几年的旧面包车,亲自送他去市中学复读。老家到市里,三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两人都没怎么说话,只有面包车的发动机在山路上吭哧吭哧,山风不断从敞开的窗口灌进来。

  “没回头路了。既然选择了回来,就好好学,已经丢过一次脸了,不能再丢第二次。”在学校门口,李伟打破沉默。

  “嗯”,李一峰用力的点点头。

  尽管丢下高中课本已经两年多,但中途插班的李一峰再次展示出了他超强的学习能力。第一次月考,年级150多名;期中,年级60多名;到复读的下学期,他已稳定在年级前十。

  他牢记着父亲那句话,“没有回头路了”。复读的234天里,他每天早上6点40起,晚上12点半睡,中间除了吃饭和必要的休息,基本都在看书、做题、摘录错题。

  每门学科他都有专门的纠错本,除了誊抄错题,每一道错题都写着详细的错误理由,和正确的解法。“理科(科目)的要厚些”,他用大拇指与食指比出一个扁扁的“C”字,“大概有一寸厚”。

  高考前几天,李一峰一直没睡好,“亢奋,期待”,顿了半晌,“也有点紧张”。

  他做不到完全不紧张。因为复读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除了押上自己的未来,还押上了家人的信任,以及家人的颜面。

  回老家没多久,他退学的消息就迅速传开,一度成为亲友邻里的谈资,并夹带着诸多不太友好的猜测。父亲李伟不知作何解释,只能沉默。

  即便直到今天,李伟仍旧不太明白,儿子为什么要放弃那些明明已经抓在手上的东西。仅仅为了换取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吗?喜欢与不喜欢,有那么重要吗?万一没考上呢?

  旁人的议论,李一峰也试图置之不理,但无论如何,“还是有点儿难受”。时隔将近一年,他仍没忘记那种寒芒在背的感觉。

相关热词搜索: 清华 退学 川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