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测试 国内首创 国际领先
“近年来,我们通过三大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及其他平台的先进技术,完成了北京、上海等70多个大中城市配电自动化验收测试,承担了国内外660兆瓦等级发电机组调试、性能试验。”8月3日,国家电网陕西电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解振学在“国网陕西电科院”媒体开放日活动上介绍。
活动现场,媒体一行先后走进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网优化控制联合实验室、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接地工程技术实验室及西安上苑330KV变电站,感受高科技下的国网陕西电科院。
降噪设备,测试噪音。
我国首台低频噪声定位测试装置 准确定位电网噪音位置
下午,媒体一行参观了西安上苑330kV变电站的试验现场。试验人员应用国家电网公司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适用于输变电工程中低频噪声定位测试装置进行噪声提取,实现输变电工程噪声的精准定位,进而通过声子晶体降噪结构进行噪声治理,为广大市民提供安静舒适的美好环境。
2016年,国网陕西电科院先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网优化控制联合实验室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国内唯一拥有配电网故障处理全面测试能力的实验室,实验室由智能配电网分实验室和真型配电网故障模拟分实验室组成,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测试技术和设备,为国网公司配电自动化工程和实用化验收测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是国网公司电网环保领域唯一的综合性重点实验室。通过输变电工程综合环境效益研究,可引导国家电能替代及电网规划的优化,更好地促进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落实。加强输变电工程电磁、噪声控制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研究和成果应用,将填补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在国家环保重点实验室方面的空白,对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大气污染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冲击电流发射器,模拟雷电波,保护变电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王森创新实验室攻克难题 攻克雷击短路故障
据介绍,接地系统是大型电力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遭受雷击和故障时大电流入地的唯一途径,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石。我国电网每年发生雷击和短路故障数千起,产生高达数十千安的入地电流,如果接地系统不良,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的地电压,严重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
在隐蔽于地下的接地网中,确定哪一根属于故障接地导体,就好比盲人摸象,这是一个困绕业界多年,让国内外专家都望却步的课题。由国网公司正式命名建立的我国首个电网接地工程技术实验室——王森创新工作室,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攻克了这项技术难题,建立了接地网支路导体检测完整理论体系。
采集全国各地的土样,分析土壤腐蚀特性,掌握供电设施的耐用性。
据了解,实验室面向电力运维实际需要,在大型接地装置腐蚀预测、降阻工程、工频和冲击参数测试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我国电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近年来,深入现场实际,开展接地腐蚀评估、接地降阻技术开发、接地装置运行状态测试评估等相关的生产服务与技术开发工作,同时肩负能源行业电力接地技术标准的组织申编等工作,有力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咸新区聘100位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 为新区营商环境建设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