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天下 > 国际博览 > 正文

沙特高调回应加拿大对其人权批评:用加来以一儆百

国际博览 澎湃新闻 2018-08-09 09:22:35
[摘要]在指责加拿大“干涉内政”后,沙特宣布召回驻加拿大大使,并要求加拿大驻沙特大使24小时内离境。7个月。

  沙特阿拉伯再一次站在了国际政治舞台的聚光灯下。

  在指责加拿大“干涉内政”后,沙特宣布召回驻加拿大大使,并要求加拿大驻沙特大使24小时内离境。与此同时,沙特还陆续宣布冻结与加拿大的经贸合作、航运,并安排转移在加留学生和病患。

  英国《金融时报》8日还报道称,消息人士称,沙特的海外资产管理部门已经被告知,要“不惜一切代价”抛售所持有的加拿大股票、债券和现金。

  “沙特的举动向合作伙伴发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新领导层不会容忍对于其国内政治的公开批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尔·奎利姆(Neil Quilliam)向澎湃新闻表示。

沙特高调回应加拿大对其人权批评:用加来以一儆百

  一条推文引发连锁反应

  当地时间8月6日凌晨,沙特外交部发表声明,指责加拿大干涉其内政,要求加拿大驻沙特大使24小时内离境,同时召回沙特驻加拿大大使。

  这一声明来得突然,却并非全无预兆。

  8月2日,加拿大外交部长弗里兰在“推特”上表示,“非常震惊地得知拉伊夫·巴达维的姐妹萨马尔·巴达维已被沙特阿拉伯监禁,在这一困难时期,加拿大与巴达维家族站在一起,我们继续强烈呼吁释放拉伊夫和萨马尔。”次日,该国外交部“推特”账号上发布了对这一事件的“严重关切”。

  萨马尔·巴达维(Samar Badawi)是一名人权活动者,据信于一周前被沙特政府抓捕。据《纽约时报》报道,目前尚未有明确信息证实萨马尔为何会在上周被捕,但她长期以来反对沙特的男性监护制度。

  加方的“关切”之后,沙特政府发起反击。6日,沙特先是对加拿大“干涉内政”的行为大加指责,并在随后的两天内相继宣布冻结同加拿大所有新的商业和投资交易、停售往返多伦多机票,并从下周一起停飞往来多伦多的所有航班、停止在加拿大所有医疗项目并协调转移正在加接受治疗的病患、转移留学生至美英澳新(新西兰)等国。

  在《沙特公报》7日关于转移留学生的报道中,还特地将该项目“已开始着手操作”一句加粗强调。据悉,目前在加拿大留学的沙特学生约有1.2万人,其中7000人接受沙特政府的奖学金资助,还有部分学生携妻儿在加拿大共同生活。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报道的,引起沙特与加拿大如此大动干戈的萨马尔·巴达维,曾在2010年因反抗父亲的意志而被监禁7个月。2012年,她曾获得美国国务院颁发的国际妇女勇气奖。

  萨马尔·巴达维的兄弟、网络博主拉伊夫·巴达维(Raif Badawi)同样是知名的沙特人权活动者,他于2013年被判入狱10年,并处以1000次鞭刑,但在首次执行了50次鞭刑后,由于国际社会的抗议,拉伊夫的鞭刑刑罚被取消。

  巴达维姐弟俩与万里之外的加拿大并非毫无关联。据《纽约时报》报道,拉伊夫·巴达维的妻子海德尔(Ensaf Haidar)和他们的三个孩子正在加拿大接受政治庇护。海德尔于上个月成为加拿大公民,并时常在“推特”上发表对沙特的批评。

  对于自己的言论引发的外交危机,加拿大外交部长并未妥协,她6日发推文称,“加拿大将始终坚持保护人权,包括世界各地的妇女权利和言论自由。”

  但与此同时,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加拿大计划联系英国、阿联酋等盟友,帮助其为这场争端降温。

  涉人权问题,沙特和多个西方国家“翻脸”

  比起沙特与加拿大争端的实质内容,更值得关注的是沙特此次颇为罕见的高调姿态。

  事实上,这并不是沙特第一次因人权问题与西方国家闹出矛盾。

  2015年,瑞典外交部长马戈特·沃尔斯特伦(Margot Wallstr?m)指责沙特人权问题,包括上述对拉伊夫·巴达维的监禁和鞭刑,沙特随即召回了驻瑞典大使。

  2017年11月,德国就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宣布辞职一事提出质疑与批评,沙特也同样召回了驻德国大使。

  但在这两起事件中,沙特并未开展更进一步的行动。

  “后来的事实表明,沙特阿拉伯的威胁手段起到了反作用。”专注海湾地区研究的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詹姆斯·多尔西(James M. Dorsey)告诉澎湃新闻。沙特撤回驻瑞典大使伴随的是瑞典取消了一项武器出售协议;今年1月,德国宣布立即停止向包括沙特在内的也门战争各方提供武器。

  但是,《卫报》指出,沙特与加拿大的能源-军售关系并不密切,因此沙特选择用加拿大开刀给西方“做规矩”——任何批评沙特内政的言论都是不受欢迎的。

  报道称,沙特与加拿大两国贸易额在40亿美元上下,加拿大的军备和沙特的能源对于对方而言,都并非无可或缺。因此,用加拿大来以一儆百“做规矩”的成本并不高。

  事实上,32岁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上台以来,已着手采取一系列政策赋予女性更多的权利,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今年6月24日沙特女性正式获准驾车。去年10月,他还曾提出要带领沙特回归“温和伊斯兰”。

  美英等国家选择“不劝架”

  然而,面对沙特政府的强势“做规矩”,西方世界却罕见噤声。

  美国已明确表示不会卷入两个盟友间的“掐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希瑟·诺尔特(Heather Nauert)7日称,争端的解决取决于沙特阿拉伯政府和加拿大政府,双方需要在外交上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无法代劳。”

  美国的兴致寥寥使得许多此前高举“人权”大旗的欧美国家处在了颇为尴尬的境地。

  英国也在7日表达了模棱两可的呼吁——“加拿大和沙特都是英国的亲密伙伴,目前情况下我们敦促双方保持克制。”

  “(这一事件后)英国政府将继续在私下推动(沙特的)改革,特别是在人权领域进行的改革,但是会试图阻止其政府机构对沙特公开提出批评,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现有的外交渠道。”奎利姆认为,这场争端不会对英国与沙特的关系产生直接影响。

  西方国家未能站在同一阵营的同时,海湾地区同样未能步调一致。比起阿联酋、巴林、科威特、阿曼四国或积极或有所保留地表达支持,此前已被沙特等国断交的卡塔尔则明确唱出反调。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秘书长扎耶尼关于海合会国家支持沙特阿拉伯的声明并不反映卡塔尔的态度。”该国外交部6日发表声明强调,“卡塔尔与加拿大的关系是牢固的,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立场、观点的权益理应得到保护。”

编辑:唐贝贝

相关热词搜索: 沙特 加拿大 批评

上一篇:宠物"死亡之吻":男子被狗舔引感染 四肢鼻子被切除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