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提钢管进包厢
案情很快引起警方注意。合江县公安局快速成立起专案组,对该案展开侦查。警方查明,该案系以傅某、宋某为首的一90后涉恶团伙所为。当晚的伤人案件起因于受害者一方一男子的“走错包间”举动。当晚,伤者酒后误入他人包间,并与包间内人员发生摩擦。包间内人员心怀不满,随后安排店内人员确定了对方包间号,并召集来了十余名“兄弟”欲教训对方。
23岁的宋某接到了召集电话,随后又叫上了多名“小弟”,拿上提前备好的钢管,穿上统一的黑色外套,戴上手套和鸭舌帽,驾车赶到了现场,径直进入受害者包房,对包房内多人一阵殴打。
事实上,当晚,宋某等人中还有多人参与了另两起伤人案件。当晚22时许,宋某“小弟”24岁的刘某在另一KTV与人因喝酒时产生不满,随之对对方实施了殴打。“被打者是他的一个朋友的朋友,来参加聚会,期间,刘某与被打者喝酒,因自己喝完酒对方没喝而产生不满,便用啤酒瓶砸、扇耳光、脚踢等方式实施殴打,致使对方头部及全身多处受伤。”
之后不久,团伙成员又在合江县佛荫镇上对一辆轿车实施打砸,致车辆挡风玻璃、引擎盖等受损。警方介绍,该案的起因同样因小事而起,“双方因为前一天的行车并道产生纠纷,之后其中一方便召集人员实施报复。”
“这三起中的涉案人员均是傅某和宋某为首的涉恶团伙成员。一夜三案,非常猖獗。”办案人员称。
江湖
狱友“兄弟”出狱当老大
拉拢多名小弟树立“江湖地位”
警方介绍,事实上傅某、宋某等人还实施了多起包括非法拘禁、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等案件。两人为树立自己的江湖地位拉拢了多名“小弟”,平日在一起吃喝玩乐,为他人“出气”或因不满随意对他人实施殴打伤害。23日,合江警方向记者还原了这个涉恶团伙的形成和构架。
▲犯罪嫌疑人
据介绍,该团伙以28岁的傅某和23岁的宋某为首。两人很早相识,均为初中文化。2016年1月16日,两人因怀疑他人“打假牌”对对方实施非法拘禁。而后被合江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既是“社会兄弟”又是同案狱友的两人在出狱后又结拜成了“干亲家”。接着,两人又与20岁的江某和张某、24岁的刘某、21岁的小宋某等人相识,通过认亲家的方式加深感情,从而初步形成了团伙成员结构。
其中,傅某、宋某两人作为“大哥”,经常通过带兄弟唱歌、喝酒等集体活动的方式进一步稳定结构。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区分江湖地位,傅某、宋某称呼其他人为“小江”、“小刘”等,电话中也如此备注,他人则称呼傅某、宋某为“涛哥”和“春哥”。
而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小弟”们对“大哥”的号令也言听计从。“大哥”负责指挥、工具预备与发放和善后工作,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小弟”则紧随其后。同时,“小弟”参加犯罪活动则可受到“大哥”和成员认可,反之则会受到排挤、孤立,已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纪律、规约。
覆灭
警方抓获30名嫌疑人
6名核心团伙成员全部落网
案发后,经过专案组的侦查,傅某、宋某等人被突出。在前期部分嫌疑人到案后,专案组兵分两路,紧盯已有线索,梳理案件脉络,加大侦办力度,固定犯罪证据。一方面加大对到案人员的分析研判和审讯力度,深挖余罪;另一方面开展其他嫌疑人的抓捕工作。
在主要成员被抓主犯潜逃情况下,专案民警加大对主要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力度,并利用春节到嫌疑人家中开展劝导投案自首和抓捕工作。最终,在逃的主犯宋某某、傅某某先后于2017年12月15日、2018年5月5日投案。至此,傅某、宋某为首的核心6人团伙全部到案。
▲犯罪嫌疑人与管制刀具
截至2018年5月,该涉恶犯罪团伙30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缴获作案车辆1台,钢管5根,管制刀具2把。
经查,该团伙涉嫌故意损毁财物、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刑事案件5起,违反治安管理案件2起。截至目前,30名犯罪嫌疑人中,已有20人被依法移送审查起诉。傅某等主要人员也进已进入批捕阶段。
背后
过早离校进入社会
核心成员一半是离异家庭
经过对该案的梳理,警方介绍,6人主要团伙成员均为90后,最大28岁,最小20岁,且均仅为初中文化,长期处于无业状态,另有多人有犯罪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