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石泉“鎏金铜蚕”的前世今生

来源:华商报 时间:2018-08-31 16:16:23 编辑:朱羽喆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2.jpg

  “金蚕之乡”已成为桑蚕大县

  在中国历史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金蚕的记载,但古书所提到的“金蚕”究竟长什么样,直到这只汉代“鎏金铜蚕”在安康石泉县出土,才有了实物佐证。

  根据史料记载和文物考证,石泉县兴桑养蚕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石泉就是蚕桑丝绸生产的重要产区和丝绸外贸商品出口基地,已成为闻名天下的“蚕桑之乡”。历史上,石泉县境内的子午古道和西域丝绸之路是相通相连的,通过这条秦岭南北相通的古道,将石泉及汉江流域的蚕丝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再从长安经丝绸之路,直达西欧等国家。

  现如今,石泉依然是西北地区蚕桑大县。全县现有桑园面积7.3万亩,其中优质桑园5万亩,养蚕农户近万户。2017年全县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6亿元,其中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4亿元。蚕桑丝绸现已经初步形成产、供、销、工、农、贸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展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前不久,“石泉蚕丝”还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韩燕明表示,他们将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深入挖掘“鎏金铜蚕”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金蚕之乡、丝路之源”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地域“富硒”禀赋资源,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继续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加快蚕桑产业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县蚕桑产业年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

  华商记者 王培民 通讯员 石宣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