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个适合告别的季节。鱼化寨迭代规划断断续续14年,10月29日这天傍晚,没有黏黏糊糊,一开始就直奔地标。
张蓉蓉挤在围观人群中,看到这一幕拍了张照片,掏出手机发给以前的邻居白浩,对话框输入“步行街拆了!”
“新时代”的落幕
从鱼化寨村口,一路穿过横七竖八档在面前的“疯狂”小蹦蹦和车头用宽胶带糊着的电瓶车,便能看到西安外事学院庄重大气的欧式校门,再走200米,就是鱼化寨街道“繁华”开始的地方——新时代步行街。
张蓉蓉10年前刚到这里,听到的第一个地名便是步行街。
那天,她在步行街对面的河东村巷子里吃了第一顿饭,吃的什么也记得清清楚楚“2块五一碗的炒细面,很便宜。”吃碗面不到20分钟的功夫,她就迅速决定在这条巷子里住下来,不再继续往主街道里探寻。
无它,狭小的巷子仅几百米就挨着数十家饭馆,还夹杂着杂货店、小卖部、水果摊、早餐点,以及傍晚蒸煮炸烤连成一条线的小吃摊,琳琅满目,便宜实惠。这些对于初入社会的上班族来说,是“仿佛冒着圣光的天堂”。抬头看到大大小小的招牌遮住一大半天空,她一下就get到了“小香港”这个称呼的含义。
鱼化寨“冒着圣光的天堂”还有很多,一整条主街往里走,隔一段旁边就延伸出枝杈,站在每条巷口往里看,夜晚都是灯光璀璨人声鼎沸的人间烟火。
张蓉蓉中间搬过几次家,但来来回回都在这方寸之间打转,没离开过步行街区域,她将此归结于恋旧。
这种恋旧,决定了张蓉蓉的生活圈。结婚时买房子,从没想过离开鱼化寨,第一天和老公出门看房,碰到离街道不远正在开发的复地优尚小区,两人象征性地讨论了10分钟,便拍板决定。
这种恋旧,表现在她在步行街花50块买的第一套床上用品,直到现在仍没舍得扔。巷口“老百姓川菜馆”里15块钱的老碗鱼,一吃就是四年。
这种恋旧,让她对鱼化寨的风吹草动都格外敏感,这次一听到消息就忙着跑来看情形,却正巧撞上和“新时代步行街”告别的瞬间。一时感慨,给白浩发的微信都带着惊叹号。
这个她住了四年的地标区域,看一眼就能抓出无数个喜怒哀乐影子的地方,电瓶车、蹦蹦车嗓门里每天出现的“步行街站”,最终却是这样的命运,她觉得真讽刺。
“新时代”就这样成为了“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