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救助站的理想和困局 超范围救助让救助站力不从心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8-12-03 07:10:27 编辑:何媛 作者:杨德合 王路 陈团结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1109509.jpg

  女子爱笑会写“符号字”

  带着四五岁的聪明儿子

  在西安市救助管理站里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他活泼、可爱、聪慧。

  2016年4月23日,他和妈妈一起被送到救助站,“豆豆”是他到救助站后,这里的“妈妈”们帮他起的。现在的豆豆成了救助站里的一个开心果,他把所有女性管理人员都叫妈妈,但却用姓氏区分开,在女服管区的墙上贴着一张幼儿汉字识字表,上面的数十个汉字,豆豆均能熟练读出来。

  在豆豆妈妈的登记表上名字一栏填的是无名,服管区冯斌霞介绍,豆豆妈妈总是冲每个人微笑,可能因为智力有问题,嘴里只能咿咿呀呀发出一些音调,但没有人能听得懂。在工作人员拿出纸笔让她写字时,豆豆妈妈也能很快写出排列整齐的符号类字迹,同样是没有人认识。“我们怀疑她是不是东南亚一带的外国人,就把她写的字拍照,说的话录音拿到外语学院问了很多人,结果一无所获。”冯斌霞介绍,虽然这个女人的身份一直无法确认,但站内工作人员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在这期间,大家也都把豆豆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还经常把他带回家里玩,“帮他们找家的工作一直不会停,但豆豆马上该上学了,孩子很正常很聪明,耽误了教育很可惜。”这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希望豆豆母子二人能尽快找到家人,一家团聚。

  中年女子从不与人交谈

  却总是自言自语

  2013年3月18日,这名40多岁的女子被好心人送到西安市救助管理站。目测女子神志不清,不管工作人员问什么问题,均一言不发。然而,长时间的相处中,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该女子在无人时经常自言自语说个不停,一旦见到工作人员立刻嘴巴紧闭,一言不发。几年来,工作人员做了各种努力,却始终未能找到该女子家庭信息的蛛丝马迹。

  女子自称朱伟娟(音)

  问话全答“不知道”

  这个看起来三四十岁的女子是2015年1月15日由好心人送到西安市救助管理站的,平日里不说话,工作人员问话全部回答“不知道”。有一次,她突然说话自称名叫朱伟娟(音),是咸阳市彬县药材镇(音)人,然而工作人员赶到当地寻找时却发现并无这样的地址。此后,再继续询问一直毫无所获。

  精神异常 本地口音的“王小倩”

  自述名为王小倩,2018年9月6日,公安长安分局东大派出所送至救助站,40岁左右,精神异常,陕西口音,但话语中并无有效信息,工作人员进一步询问无结果。

  “站龄”超长的青年“阿一”

  自称哥哥开麻将馆

  “阿一”是一名20岁左右的受助者,但这并不是他的真正名字,只是工作人员给他起的代号。“他在这里待的年头,比我们有些工作人员都长,应该超过十年了。”男服管区的工作人员老秦介绍,阿一也是一个智障孩子,总是面带着微笑,他最早是在站里的儿童区,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家人,就这样在救助站长大了。

  老秦说,阿一负责着男服管区的垃圾处理,总是抢着干,如果哪天其他人倒了垃圾他就会赌气好几天。“尽管阿一已经在救助站里待了十几年了,但他对家的印象还很深刻。”老秦说,阿一经常说,他的哥哥是开麻将馆的。

  采访中,阿一言语含混不清,但确说出“哥哥、麻将馆”等字眼,从阿一的话里能看出他对家的向往,“可能是被家人遗弃的,时间也长了,估计要回家难了。”老秦说。

  每天洗澡爱干净

  不让干活就不高兴的“大个”

  “大个”的登记信息上名字一栏填的也是无名,这已经成了工作人员对他的昵称。“大个”人高马大,力气很大,刚来时攻击性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把站上的工作人员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大个”负责放饭,和阿一一样,这活儿同样不容别人插手,否则也会不高兴摆脸色。另外,爱干净是“大个”的优点,每天洗澡是他的必修课,由于智力障碍、语言表达不清,至今未能找到其家人。

相关热词搜索: 救助站 救助管理站 高钾血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