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
人们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不断增强
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
犯罪形势得以有效控制
但诈骗分子借助互联网平台
通过新手段、新技术进行电信网络诈骗
骗术五花八门
我们要如何完美避开这些层数不穷的诈骗手段呢?
小新为大家总结了几种常见的诈骗形式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冒充客服实施诈骗
常见骗术:骗子通过“号商”获取网购客户订单信息资料,拨打网购买家电话,冒充客服人员以交易不成功、订单异常、商品缺货等理由,承诺退款。然后通过QQ聊天界面、手机短信等方式发送钓鱼网站,诱导买家点击链接并填写淘宝账户名及密码、支付宝账户名及密码、支付宝绑定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手机号、支付密码等详细信息并实时获取后,进行直接转账或购买游戏点卡操作。
警方提示:网络购物节给了不少骗子可乘之机,警方提醒群众一定要仔细分辨,谨防上当受骗。无论是冒充“蚂蚁金服”客服,还是冒充支付宝客服或快递员,最后都要达到诱骗受害人转账的目的。因此,在接到此类电话时,千万不要轻信,应直接与官方平台或快递公司客服联系。
快递遗失可申请赔付
常见骗术:骗子自称是某快递公司员工,要以几倍的价格赔付其遗失的快递。诱导受害人按照要求填写其发送的短信链接后,银行卡内的余额便会被转走。
警方提示:网购的繁荣带动了快递业的飞速发展,骗子也瞅准了这一“商机”,展开精准诈骗,而且手段多样,让人防不胜防。快递行业如今备受骗子“青睐”,接到这类电话,当事人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更不能进行转账,以免上当受骗。可以向快递公司官方咨询,或者拨打110报警。
传统中奖骗局转战“热门网游”
常见骗术:发送中奖信息,受害者拨打其的联系电话后,便诱导受害者缴纳领奖手续费。
警方提示:只要是需要交钱的领奖,基本都是骗局。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当QQ或手机中收到来历不明的中奖提示,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千万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否则很容易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在玩网络游戏时,也不要轻易相信网络游戏中的中奖信息,购买装备和虚拟货币时尽量通过认证的方式进行交易。
潜伏微信群伺机换头像诈骗
常见骗术:骗子潜入微信群后,获取群内成员头像、名字等信息,冒充他人,诱导受害人转账。
警方提示:很多微信群人数众多,群成员之间不一定全都熟悉,有陌生人进入群不会引起注意。不法分子混入微信群,长时间潜伏群中,摸清群成员关系网后将头像和昵称换成群成员的领袖人物,再利用微信“画皮”重新组建新群进行诈骗。微信群聊中群主一定要尽到责任,严格把关进入群聊成员。有人通过微信群单独加微信好友时,要认真核对身份,即使互加好友,也不要在微信中“谈钱”,一定要当面沟通或电话确认。
支付宝面对面转账也有假
常见骗术:骗子在购物前,都会自称手机摄像头出现故障,询问店家支付宝账号。继而使用支付宝造假软件,输入对方的支付账号和支付金额后,生成支付成功的图片。
警方提示:无论是网上还是现实的交易,一定要亲自打开支付宝或者网银,看钱是否真的到账。只要多留心眼儿,这种伎俩就无法得逞。
诈骗分子懂得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从而诱使受害人上当成功实施诈骗犯罪。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定应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为了避免大家一不小心“中招”,小新特意在此提供几条防骗锦囊。
1
遇事先冷静
如果被诈骗分子盯上,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与家人和朋友商量,避免一时紧张掉入诈骗分子的圈套。如果发现已经上当受骗,应立即报警并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申请冻结本人账户,同时,妥善保留相关证据。
2
遇到借钱先验证
汇款前要通过打电话、发微信语音或面谈等方式确认。
3
及时联系官方
收到号称银行、航空公司甚至公检法部门的信息时,不要回拨电话或拨打信息中的联系方式,应拨打官方电话确认。
4
谨慎开通网银
大额银行卡尽量别开通网络银行或手机银行,用于网购的银行卡内只存入少量钱,若购买金额较大的商品,可从其他银行卡转钱到网购专用卡中。
5
给财产做“物理隔绝”
将钱分散存在多家银行账户中,即便受骗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6
关注诈骗新闻
多了解电信诈骗案件,对最新诈骗手法做到心中有数,一旦遇到类似事件,要保持警惕、不贪小利、认真甄别。最后,专家提醒,如果不小心被骗,要立刻报警,并留存好和骗子的聊天、通话或转账记录
骗子招数多种多样,但最终目标都是转账
只要我们谨慎对待涉及钱财的事情
任他费劲口舌,我自岿然不动
只要我们不泄露密码、不转账付款
再高明的诈骗手段都能成功避开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