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87岁老人委托拍卖藏品疑被"套路" 交2.5万元宣传服务费却流拍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9-03-19 07:06:37 编辑:杨蓓蕾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1117268.jpg

  虚构买家,诱使老人鉴定或委托交易骗取相关费用

  记者调查发现,除保健品、投资理财骗局外,当前收藏品骗局已成为老年消费骗局的重灾区,与以往单纯售卖仿冒收藏品不同,其手段专业、迷惑性强,让老年人防不胜防。

  “闭环”行骗,事主被骗无法察觉。在上述收藏品骗局中,诈骗团伙会组织近百人参加假冒“拍卖会”,包括拍卖师、竞拍人员、公证人员等。其中,一部分是公司员工冒充的,大部分则是花钱请的群众演员。周峰介绍,“拍卖会”前,公司与事主签订的委托拍卖协议就有陷阱,写着按照拍卖标准等级收取2万至10万元不等的服务费,如果藏品流拍,服务费也不予退还。

  擅用技术手段造成事主维权无门。在记者前期调查中,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八旬老人王女士两年前经人介绍曾在劲松附近一家正规投资品理财公司买了约30万元的字画,公司工作人员许诺她这些字画升值潜力巨大,都会在短期内联系拍卖公司拍卖,但时至今日仍杳无音讯。“按照和公司签订的合同,如果想退货,只能退50%,而这个公司为了防止事主举报被查,还让80岁以上老人虚报年龄至60岁以下,并在交易过程中诱导老人说是了解情况自愿购买,还留取了录音录像资料。”

  各种理由搪塞让事主“有亏难言”。调查中,还有一些拍卖公司虚构有买家要高价购买藏品,诱使老人到指定的机构鉴定或者在公司办理委托交易业务,从而骗取鉴定费、委托交易服务费,有的还谎称买主是境外的,需要交过海关的费用。然后,公司再以鉴定结论不符合收购条件、不符合买家交易条件或拍卖物品流拍等理由搪塞老人。 据新华社

相关热词搜索: 流拍 服务费 拍卖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