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无人机无需人工操控 装卸货和起飞等均由人工智能控制
那么,京东的无人机是怎么完成物流配送的?无人机配送能达到哪个层面?
宋鹏介绍,京东无人机致力于在三级智能物流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三级智能物流网络指的是由干线、支线及末端配送组成的物流网络,而通过不同类型的无人机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物流需求。
其中,用于末端配送的无人机通常载重在5-30公斤,通过人工智能能够实现起飞、巡航、着陆、货物装载、卸货、充电等完整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无需人工操控。而京东飞服人员能够通过运营调度中心对无人机航线、无人机飞行状态、订单数据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与实时的监控。
目前,京东在支线以及末端配送领域已有多款无人机产品。在支线级无人机方面,京东的京鸿无人货运飞机于2018年11月在陕西实现了成功首飞。
在三级智能物流体系中,京东末端配送无人机已经形成成熟的运营模式,在陕西、青海、福建、海南等9个省份内实现常态化运营,有效解决了广大农村、道路不便地区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并尝试了高海拔、跨海岛、应急救灾等多种场景下的应用。目前京东无人机配送的主要是中小件订单。
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比如狂风暴雨、冰雹闪电,无人机如何应对?地面人员、无人机以及和货物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
宋鹏介绍,飞行安全是无人机配送的第一原则,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会改用其他的配送方式,将包裹及时送到客户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5G网络技术,让复杂环境下的安全、高效自主飞行成为可能。通过5G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等特点,能大幅提高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促进无人机高速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智能和有序的生活空间。
顺丰、菜鸟等企业 也在大力发展无人机物流业务
据了解,多家物流企业正在大力发展无人机物流业务。
根据顺丰控股2018年年报,该公司在无人机项目上2017年投入了1996.8万元,2017年投入了8762.6万元。开展的商业和运输模式探索,有农场生鲜配送、特色经济产品配送等。已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运营的相关工作。该公司期望通过无人机实现航空物流网络干支线对接,完成对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空网覆盖,大幅度提升物流效率。在不久的将来,快件有望通过“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三段式空运网实现36小时通达全国,覆盖地形复杂或偏远地区。
另据媒体报道,2018年采茶季在浙江省西湖龙井原产地狮峰山,菜鸟动用无人机运输春茶,无人机飞行编队往返于狮峰山与炒茶中心之间,将新采摘下的狮峰龙井茶叶运输下山。当地茶商表示,无人机运输不到两分钟就可以将狮峰龙井运送下山,而依靠人工搬运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相较于人工配送,无人机将茶叶运输时间缩短了98%。而早在2017年,菜鸟已经完成了无人机群跨海快递,试飞的飞机载重可达7公斤,应对6级风,无人机会按照编程航线自动飞向既定地点降落。
而此前,2016年9月19日,中国邮政浙江安吉分公司举办了全国第一条无人机邮路启航仪式,宣布正式启动无人机邮路试运行;2017年6月17日,苏宁物流无人机在浙江安吉经济开发区丰食溪中学附近成功完成了首次实景派送;2017年7月21日,中通快递已正式启动无人机邮路试运行,成功完成首次试飞。
华商记者 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