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五四运动100周年|陕西王保京:23岁创全国纪录中央奖励一头牛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9-05-04 07:33:45 编辑:杨蓓蕾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c1b2a18a.jpg

今年88岁的王保京说,当年玉米亩产突破1500斤,创造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新模式 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习近平

时代背景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中国人民经历了生活的苦难——饥饿,生活必需品极度匮乏。随着“文化大革命”爆发,国家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当然,60年代也是英雄人物辈出的年代,他们作为榜样的力量,一言一行都被灌输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

整个60年代,军装是最时髦、最体现革命化的服装,尤其在青年学生中盛行。许多青年最向往的就是拥有一套绿军装,戴雷锋帽、穿解放鞋。女学生们把长辫子剪成短发,梳成两个“小刷子”,戴上军帽,穿上军装,腰扎皮带,足蹬解放鞋,浑身散发着“革命”气质,代表着当时服装美的时尚。

  时代人物

  王保京

1931年出生,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烽火镇烽火村人。23岁时创造了玉米亩产量全国纪录,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嘉奖,创造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新模式。

王保京,14岁时,帮礼泉县地下党做工作;20岁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年,开始进行玉米高额丰产试验,两年就将回茬玉米平均亩产量提高到1000斤以上,创出全国最高纪录。

1954年8月22日,王保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团中央树立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6年3月,共青团陕西省委在全省组织推广王保京的玉米丰产经验,1958年7月1日,共青团中央对其进行了通报表彰。

在王保京的带领下,烽火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闻名全国的“模范村”和“先进村”。1954年,王保京23岁时,因为创造了玉米平均亩产超过千斤的全国纪录,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嘉奖。

1960年,团省委决定在全省青年中开展学习和追赶王保京等青年农民科学家的活动。王保京的成绩受到国家的重视,两次当选为出席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代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曾被派往前苏联学习,在西北农学院学习深造,担任过共青团陕西省委委员和省青年联合会委员。王保京曾任烽火公社社长、礼泉县委书记、咸阳市委常委、咸阳市副市长等职务。

“上世纪50年代,村里的人温饱都是问题,1952年王保京是村里互助组组长,他带着大家改造河滩地,种粮食,提高玉米产量,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富裕。”4月23日,烽火村村委会主任王志武说,当时没有先进的机械,全靠人力,在大家的热血奋斗下,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将村子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村。

4月18日,88岁的王保京向华商报记者讲述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村子叫白灵宫村,粮食是最关键的目标,西北五省在相互挑战,搞擂台赛,我们那个地方,玉米的种植很重要,我就研究咋样提高产量。”王保京说,那会儿他想尽办法钻研,从秦岭山里寻找到新的玉米品种;麦子收了以后用最快的速度种玉米,能赶上好时令;采用了“宽窄巷”的间距模式,让光线充分照进去;学会了给玉米进行人工授粉;采用了新的化肥。

待玉米长出,却要面对另一个问题,就是有不少动物晚上来偷吃玉米。“当时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决定人工上,我和另外一个队友,晚上就住在玉米地里,手里拿着手电筒,看着玉米,动物们遇到光就不敢来了。”王保京说,经过艰苦努力,玉米亩产量创了全国最高纪录,“得到省上的奖励,我还被评为省劳模,中央给我奖励了一头牛,我戴着奖章,戴着花,心里特别高兴。”

陕西党史人物与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武振教授说,王保京的成长历程就是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成长史迹,烽火村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农民翻身史的缩影。 华商报记者 任婷/文 赵彬/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王保京 全国纪录 先进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