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专题新闻 > 正文

张新卫

专题新闻 华商网 2019-05-22 15:51:38
[摘要]张新卫,男,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科技处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张新卫从事户外电子警察建设8年,建设电子警察680多套,没有一次安全事故发生,他把责任刻入心田,他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奋战在技术一线。

  梦想唤醒科技 科技助力交通

  提起交警,很多人认为不容易,也会有人皱起眉头。“交警就是站岗的!”“一天就知道贴条子!”……或许人们总是怨气大于感激。然而,却有这样一名特殊的交警,他虽不是站岗的,也没有贴过条儿,工作十年却收到锦旗和感谢信数不胜数。他,就是张新卫。

  张新卫,兰州大学工学硕士。2008年10月从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转业至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工作,现为交警支队科技处网络管理科民警。曾两次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2年先后荣获市委市政府“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荣誉称号、市委市政府“缓堵保畅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全省交警系统“缉查布控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在西安市公安局组织的警营工匠好师傅评选活动中获得好师傅称号。

  城市一天天发展,面对大量人口流入和区域面积扩大所带来的工作难度,增加警力,围追堵截,无济于事。张新卫的工作,就是利用科技之手,解决“大人流”和“大面积”这两大问题,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甚至证据。

  10年前的一天,交警未央大队的一名事故民警找到张新卫,因一起肇事逃逸案希望调取北三环沿线的卡口视频资料。当时卡口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数量不足,覆盖面少,科技处无法为其提供帮助。看着事故民警失望而归的背影,张新卫的心里像被电击了一样焦灼。他燃起了一个念头:能否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民警破案、受害人维权提供一点帮助呢?

zcd7kqap.jpg

  当类似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发生时,张新卫意识到,建立完整的、覆盖全市的卡口电子警察系统迫在眉睫。他开始翻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制定方案,几个月之后,一份《西安电子卡口电子警察建设现状分析报告》呈到了领导面前。他提出:用五到十年时间,分阶段、分批次沿一环、二环、三环以及城区主干道和周边高速公路,密织电子警察卡口网,彻底改变当前状况。

  美好的设想有了,领导也很支持,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安装一个卡口需要审批的单位就达到了三四十家,每个单位又分别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和审批计划,比如市政规划就需要提前一年报批,要安装遍布西安的电子眼,仅仅是正常流程走下来,需要的文件数据和时间精力就让人咂舌。二是卡口所处位置至少一半位于偏僻无人居住路段,无电可接,无电缆可用,设备无法运行。三是设备安装势必影响交通出行,故而不能在白天完成,只能挑夜深人静的时候。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还睡不了觉,那么多的电子眼,工作量未免太大了吧。总而言之,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阻力大、战线长,可张新卫是个当过兵的警察,他不怕。为了审批手续,他一次又一次地跑,有个月光市政部门他就去了19次,有时候急红了脸,但还是回去耐心准备所需的资料再次递交审批。无电可用,就利用私人关系和附近村庄联络接电。晚上的现场安装,无论是春寒料峭还是酷暑高温,张新卫都到现场指挥布控,第二天顶着疲倦又去上班。脱发,头疼,他依然坚守一线。智慧交通,畅通西安,已然成为了他的梦想。

  为了梦想而坚持,因为坚持而可贵。如今,交警支队已建成高清电子警察卡口680多套,实现了对西安辖区和高速公路的全覆盖。它们让高科技成为公安铁军的眼和耳,让违法犯罪分子无处遁形,更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了保障。截止目前,这些电子眼共打击假套牌、未审验等违法车辆15万辆,协助侦破案件2700多起,每年抓拍的交通违法行为多达500多万例。光是今年上半年,通过集成指挥平台,精准打击假套牌,逾期未检验开报废车等违法车辆1.3万辆,同比提升80.7%。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称赞“西安支队的科技发展,在全国是属于第一集团的!”

  选择了一份工作,实际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在部队里张新卫是老师,对党忠诚,教书育人。回归警营的他是警察,恪守职责,服务人民。这种双重身份让老张比任何人都更严于律己。作为一名科技民警,张新卫除了建设和维护交警支队互联网官方网站,还常常负责解答群众的疑难问题。

  在处理完一次工作后,张新卫想群众为了处理违章一跑多次,这不仅给群众带来了负担,也不符合公安机关“最多跑一次”的承诺,更为交警窗口工作增加了压力。如果能创建一个网络平台,让科技服务群众,网络回报人民,老百姓可以足不出户就将违章处理了,那该省了多大的事儿。

  说干就干,网站建设是张新卫的老本行,他又自学了Oracle数据库管理,经过数百次的试验,数不清的加班和熬夜,终于在2011年的7月13日,由张新卫主导建设的交通违法自助处理系统上线,市民们随时随地可以登录网站查询和处理车辆违法信息。该系统上线仅仅一周,窗口处理大厅就门可罗雀,所谓的“车托儿”也基本绝迹了。这对于当时的西安公安工作无疑是一种载入史册的探索,是交通违法系统的大胆创新,不仅让西安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网络处理交通违法行为的城市,更促进了后续全国推广的“六合一”系统的快速上线。尽管该系统现在已经被公安部推出的平台所替代,但到现在,网络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全国同步违法信息,每个人都享受到了便利,张新卫功不可没。

  也许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这样一种召唤,因为这份召唤,自然而然,坚定向前。老张管这种召唤叫做梦想:科技强警,科技助民。张新卫已经走了很久,可他还在努力着。张新卫做的一切并不轰轰烈烈,但相加起来,给了老百姓便利的生活和安心的出行。

  如果让同事讲讲张新卫,大家都笑着说:“老张是个犟牛!”。他是缉查布控系统的总工程师,是交通管理信息处理平台的首推人。他是个斗士,常常揽起一团麻烦直冲过去,不为他的个人利益,而他不管不顾,有的一拼。他是个老师,从军营到警营,从教书到育人,带兵带警,传授知识他从来不打折扣。他是个老知识分子,是一个认真、较真的人,他的科技强警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怎样,他还是张新卫,是一名科技型的交通警察。


来源:华商网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迈向“智能制造”加速产业聚集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