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做守卫平安的“剑与盾”
从普通民警成长为治安大队中队长、副大队长、派出所所长,再到巡特警大队大队长、副局长,这是曹红亮从警20年来的变化。虽然环境变化、职位变化,但他始终不变的是共产党员的忠诚本色,是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执着。
生死关头豁得出的“铁血战警”
从警以来,曹红亮先后参与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0余名,刑事拘留260余名,抓获网上逃犯10余名,带破案件千余起。在这一串串看似简单的数据背后,却是他多少次面对穷凶极恶歹徒时的临危不惧,是他多少次面临生死考验时的惊心动魄,这些无不饱含着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
他生死瞬间,勇擒杀人狂犯。2014年2月14日元宵节前夜,合阳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件,现场一对母子一死一重伤,嫌疑人李某逃窜并可能再次作案,情况万分紧急。第二天傍晚,专案组侦知嫌疑人已逃窜至白水县城,他连夜带领抓捕小组前往白水实施抓捕。天黑夜冷,环境陌生,抓捕人员手中仅有嫌疑人多年前的户籍照片,抓捕难度极大。
晚上8时许,天空飘着小雪,到处放着烟花,弥漫着节日的气氛,曹红亮在一城中村菜市场走访排查时发现,灰暗的路灯下一光头男子双手插兜,左顾右盼,向他所处方向慢慢走来,发现他时突然停住脚步,凭借职业敏感,曹红亮确定此人必有问题,即挡住其去路,准备对该男子盘问确认其身份,该男子突然抽出匕首,毫无征兆向他猛刺,将曹红亮扑倒在地,瞬间他确定此人是李某无疑。倒地同时曹红亮左手抓刀右手迅速拔枪,匕首刺穿他左手虎口,刺透厚厚的羽绒服,刺中他的腹部,血流不止,他却毫不退缩迎刃而上,坚持与歇斯底里、孤注一掷的杀人狂魔英勇搏斗,嫌疑人不顾一切疯狂乱刺,曹红亮靠着过硬的警务技能,右手单手上膛连开两枪,最终将杀人嫌犯成功制服,终止了其再次杀人的计划。
那次,曹红亮衣服被血浸透,身上多处刀伤缝合30余针,腿上刀伤直抵骨头,救治的白水医护人员连声感叹“警察真不容易,合阳警察好样的!”事后有人问曹红亮“那家伙拿着刀,你怎么就敢上呢?”曹红亮回答道“我们就是干这事的,不上谁上?”一句朴素的话却道出了警察的无限忠诚与担当!
敢为人先建铁军的“带头先锋”
城市安全指数高不高,既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最基本保障。2007年,时任派出所所长的曹红亮被局党委调往巡特警大队担任队长,当时的巡特警大队用大家的话说“荒院一片,警车一辆,人心涣散,巡防难管”,全队只有4名正式民警、23名临时队员,人员流动大,纪律松弛,考核靠后,领导不放心,群众不满意。面对这一现状,许多人都望而却步,但他不气馁、不退缩,主动向局党委立下军令状,立志让巡特警大队改头换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面貌怎么变?队伍怎么建?形象怎么树?这些问题常常萦绕在他的心头。经过深入思考,他把队伍正规化建设作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在全队叫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口号。坚持急难险重先上,纪律制度带头,从自身做起,一切带头干,多次在省市射击竞赛、技战术比武中夺魁,本人成功入选全国特警训练专家人才库。同时在大队推行军事化管理,不论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他坚持同队员们一起完成警务技战术实战科目训练,手把手指导年轻民警,耐心讲解警务技能,制定训练规范,安排训练科目,每天集中训练,只一年时间,彻底扭转了队伍松散拖沓作风,一个充满活力的巡特警大队呈现在全县人民面前。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杜航伟在合阳调研时曾感慨地说,“没想到国家级贫困县,竟有这么好的一支队伍,真的不容易!”
铁骨柔情见真章的“双全卫士”
曹红亮把群众当亲人,关键时刻冲锋在前。他曾化身“蜘蛛侠”,爬上5层高的楼房,冲出楼顶围栏,悬身半空救下跳楼轻生女。他曾冒着塌方的危险,带领队员深入事故现场,手刨、掀挖3个多小时,硬是救出3名被埋工人,而他却瘫倒在坑里。死里逃生的工人家属动情地说:“是你们救了我全家……”
曹红亮视事业如生命,把全部的心思和激情毫不保留地倾注在工作中。不论是担任基层所队长,还是担任副局长,他始终坚持每天7点多就到岗工作,常常23点才离开,即是周末也不由自主地走到单位,20余年来几乎很少请假,特别是做特警大队长十年时间几乎整天泡在大队,同是警察的妻子有时几天也见不了他一面,偶尔开会的时候碰见调侃“曹队,最近忙啥呢?”他嘿嘿一笑说“忙工作呗!”这就是曹红亮,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平安指数!
曹红亮关心爱护队员和民警,工作上虽严,但生活中心细如发,无微不至,和大家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在大队期间为丰富同志文化生活,先后多方筹资建成电子阅览室、健身房、图书室、娱乐室、洗浴室等,积极协调县上提高队员公益性岗位工资待遇,还主动为年轻队员牵线搭桥当“红娘”,遇有红白喜事主动操办,切切实实帮助队员解决后顾之忧。年轻战友们亲切地称他为警队“老大哥”。
改革战训创基地的“灵魂旗手”
警务实战化是新时代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然需求,是锤炼公安民警“敢打必胜”的必然选择。然而对于合阳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学无教官、训无场地、练无设施是长期以来困扰公安局党委的难点难题。2012年,曹红亮审时度势主动向局党委提出依托巡特警训练场组建县局警训大队,全面落实民警经常化实战训练。建议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局党委认可和支持。在这期间他潜心研究公安战训,以特警大队为基础,推动全局民警实战训练工作,开展民警日常轮值轮训,使合阳公安实战训练走在了全市前列。2015年,曹红亮在巡特警大队训练场地的基础上,结合反恐新形势,大胆提出依托合阳黄土台塬地貌,打造山地实战训练基地的设想。这个想法提出之初,很多人投来了质疑的目光,可曹红亮就是这样认准的事一定要做到。为了建好警训基地,圆全县民警基地梦,他从规划、选址、功能构架等方方面面,多次赴外省考察,走渭南、跑省城,主动争取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支持,项目四月份开工后整天除了业务就是泡在工地赶进度、盯质量。整个人晒脱了一层皮,不知道的人去工地都以为他是工头。短短半年时间,楞是建成了一个依托金水沟天然的山地、沟壑地形,纵深15平方公里,以“五区十场”为架构,集山地、厂矿、村落、川道实景于一体,综合实战、模拟训练、体能锻炼、实弹射击、心理拓展等功能齐全的全天候综合性警察实战训练基地,用实际行动打消了所有人的质疑。先后有40多家省内外兄弟单位来基地学习交流。
这些年,曹红亮忙于工作,家里的事很少顾及。尽管作为老警察的父亲最理解儿子老是说“他爱干警察,把事干好就最大的孝顺”,但他内心对家人却充满深深的愧疚。多年前办案加夜班,耽误了刚过百天女儿的病情,让原本只是感冒,活泼可爱的女儿从此终身患病在床,更让他难以释怀的是今年3月20日在女儿生命突然逝去的那刻,他却因下所工作没能来得及和自己的“小棉袄”做最后一声道别,等他接到妻子哽咽的电话赶回家里时,十多年只会喃喃叫爸爸的女儿已经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每每静下心来,他都在想,如果来生我们还能相遇,你还做我的女儿,爸爸一定会好好陪你,加倍补偿你,珍惜你疼你爱你!
20年来,曹红亮像一棵挺立的白杨扎根在陕西渭北高原,守护着一方百姓安宁,始终以赤子般的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赶超越,勇创一流,将“忠诚、敬业、勇敢、无畏”八个字镌刻在新时代的旗帜上,书写着并将继续书写着一名人民警察的成长史、奋斗史。
编辑:胡远芳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