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无畏不言弃 满腔热血铸警魂
李波现任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刑警大队中队长。从警以来,先后在巡警、派出所、治安、经侦、刑侦等部门工作,一直奋战在基层一线,熟悉多警种业务知识。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工作以来,共侦破命案二十余起,侦办各类案件3000余起,抓捕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800余人。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年度工作和专项行动先进个人。
投身基层—坚韧不拔,初露锋芒
2008年,李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公务员招考,怀着对公安工作的无比热爱投身警营。他从警的第一站是最“接地气”的巡警大队,在这样一个单调、枯燥的岗位上,他并没有迷失自我,他巧于工作,学会了接触群众、如何同群众打交道;他长于破案,在街头巡逻中,锻炼了他的火眼金睛,先后盘查发现多名各类嫌疑人,移交办案单位破获了许多现发案件。
短暂的巡警经历后,李波被调整到派出所工作。基层派出所大到服务群众、案件查处、应急处突,小到值班备勤、处理纠纷、管理特行。在熟悉各项工作后,所里根据他的特长,安排他从事了他最拿手的案件查处工作。几年里,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他却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2011年“清网行动”启动。罪犯马某在1989年至1992年间多次作案,因盗窃罪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然而,1992年7月16日,狡猾的罪犯马某在押解服刑途经延安时,趁押解人员不备,跳墙脱逃,从此二十年遁于法外。通过对马某家属及社会关系梳理分析、信息研判,李波初步掌握了马某可能在宁夏银川市及周边地区活动的情况。可是银川市区人口达130万,范围太广,要去锁定准确地点,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他不愿放弃一丝线索,与追逃小组成员立即分别走访银川市3个公安分局下设的30个派出所,利用五天五夜时间,对辖区内所有可疑信息逐一进行排查,但一无所获。就在陷入僵局的时刻,他转变思路、合理设想,马某卫校毕业,很有可能从事医疗工作,但因身份问题,在正规医院从医的可能性较小,极有可能开设个人诊所。于是追逃小组再次分赴工商、税务、街道办、卫生等单位摸排相关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名带有陕北口音的医疗从业者,进入了视线,通过蹲点守候、秘密跟踪、相貌特征对比,陕北口音男子梁建平的所有特征基本与逃犯马某符合,李波和抓捕民警随即锁定目标,成功将马某抓获。
在梳理陈年旧案中,一起20年的案件引起了他的注意:1991年9月初,席某合、席某苏、黄某荣3人共谋抢劫,在榆阳区镇川镇持木棒、斧头将高世宽伤害致死。后席某苏、黄某荣被抓获归案,席某合系本案主犯,畏罪潜逃,犹如石沉大海,渺无踪迹。在梳理案卷过程中,得知案发前席某合曾在宁夏石嘴山煤矿务工,其姑父贾某也在该矿务工。于是追逃组直奔石嘴山市,经11个日日夜夜的调查走访,往返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八趟,终于查明并找到了重要关系人贾某,通过与贾某的接触了解得知,席某合先后流窜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等地,居无定所,隐姓埋名,务工为生,妻子名为王某某,住甘肃省庆阳市开边乡。于是他又赶赴800多里外的开边乡,获知王某某早已外出打工,3个女儿均已考上大学并将户口迁出,线索再次面临中断。他及时转变思路,从三个女儿曾经就读学校入手,得知王某某的打工地在银川附近。于是,他再次返回银川,查明找到王某某,王某某供述其丈夫名叫许长权,并非追捕的席某合,现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贩卖苹果。刻意的隐瞒,让他更加怀疑许长权的身份,更确信了自己的侦查方向,于是他又连续赶路28小时,赶赴甘肃省庆阳市,陇南地区地处秦巴山区,条件艰苦,地势险要,他克服各种遇到的困难,经过多日的侦查,在礼县的一个小旅馆内将苹果商贩“许长权”成功抓捕,席某合随即承认自己二十年来为逃避抓捕化名“许长权”,并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至此“1991·9·18”抢劫杀人案涉及案犯全部归案,为破此案,他和追逃组成员从榆林出发,跨三省二自治区行程近万公里,历时28个日日夜夜。
“清网行动”中的突出表现,让李波获得了沉甸甸的个人二等功奖章,此时的他年仅28岁,成为当时全省公安系统最年轻的个人二等功获得者!
重案在线—攻坚克难,屡破大案
因为在基层派出所的优异表现,2013年1月,分局将李波调整到刑警大队重案中队工作。做一名刑警是他的梦想,他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登上了这个可以大展身手的平台,开启了人生中更苦、更累、更危险的征程。
2013年3月31日,新疆籍男子尧力瓦斯·木沙在榆阳区新建南路公交站牌附近被人伤害致死。这起命案死者系维吾尔族人,关乎民族团结和榆林地区的稳定大局,迅速引起了市公安局、省公安厅、公安部的重视,刚到重案中队不久的他作为此次案件的重要侦破力量,肩负着千金重担。案发以来,他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经过十多天的分析、研判,监控视频追踪,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的活动区域并随即展开摸排走访。经过多日的奔波,终于确认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但案发后,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离开榆林不知去向,早已畏罪潜逃。通过大量的信息与轨迹分析,确定张已窜逃至宝鸡市。他随即与战友远赴宝鸡,日夜行车、辗转多处终于将嫌犯张某某缉捕归案,此时距案发已经过去了18个昼夜,而他在此期间没有睡一个安稳觉。
2014年4月8日,榆林二院单身女护士曹某某在出租房内被杀,身中六十多刀,颅脑被砖头打爆,脑浆迸溅,刀伤多集中在隐私部位。狡猾的案犯清扫了现场,仅留下了一枚残缺的血脚印。案件扑朔迷离,每个细节都是侦破的关键。李波和同事通过大量案发现场及周边场所的内查外调得知,某酒店洗浴中心打工的宝鸡青年李某某,案发后莫名其妙的突然离开,疑点上升。大量数据比对得知李正欲换乘火车逃亡,他与队友日夜兼程、披星戴月,连续行驶800余公里,在列车进站前赶到车站,他与队友们三步并作两步,窜入昏暗的车厢,抓捕了犯罪嫌疑人。此时才发觉大家都一宿没合眼也未进食,但谁都不愿休息,简单休整后,他又制定了讯问计划,投入到审查工作中。经审查,囊中羞涩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持刀窜至曹某居住的房间,见曹一人在家,李强行向曹索要钱财,曹激烈反抗将李抓伤,恼羞成怒的李某某用匕首连捅六十多刀致曹昏迷,又用事先准备好的砖头连续击打曹头部,确认其死亡后,慌忙用水清扫了现场仓皇逃窜,没想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被抓捕归案。
四年来,李波凭借多年来的侦查经验和丰富的多警种知识, 共侦破命案二十余起,还侦办了多起影响较大案件,例如2012年12月刘某侠等十余人恶势力团伙涉嫌故意伤害致死案、2017年9月“9.3”王某东被伤害致死案等等。
刑警日常—不辞辛劳,守卫平安
2017年2月,李波又被调整到刑警责任区中队工作,任副中队长。相比于破大案的轰轰烈烈,这里更多的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盗、抢、骗等案件。看到被害受损群众失落、无助、恐惧甚至哀哭,作为一名党员,他更加坚定了为群众解难的决心,他经常说:“破大案、震犯罪,破小案、暖民心”。
2017年3月15日,经过多日视频侦查和分析研判,李波和队友在城区一宾馆内将流窜入室盗窃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国、张某文二人抓获,并当场查获管钳、撬杠、头套等作案工具及部分赃物。经过艰苦地审讯,二人供述2016年以来,多次乘坐火车来到榆林城区,夜间携带管钳、撬杠、头套等作案工具窜至居民区破损防盗窗后实施入户盗窃作案达80余起的犯罪事实。寻找受害群众,一起一起落实案件,追赃挽损,他一干就是三个多月。
2017年3月23日,李波还和队友抓获了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磨某军、贺某华。经查,2010年以来,犯罪嫌疑人磨某军以“小广济”市场规模扩大入股投资、高息贷款、网吧扩大经营等为诱饵,先后骗取40余人信任,累计诈骗金额高达4300余万元,其中单笔最大850万元。
2017年8月,在赴西安抓捕嫌疑人行至三原段时,暴雨倾盆,但案情紧急,容不得迟缓,警车突然失控滑出高速公路,造成侧翻事故,车辆严重受损,虽人只受轻伤,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形成的心里负担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但他和随行队友乐观的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待车修复后,继续踏上征程。这样的精神,使他在历次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中,都能紧盯目标任务,充分利用日常的“经营”、钻研,连续侦破多起“盗抢骗”案件,不断扩大战果。
十年间,李波无论在哪里工作,他都始终扎根基层,任劳任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他时刻提醒自己,抬头要有明确的目标,低头能有坚定的脚步,回头会有一路的故事。李波用他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一位人民警察应有的风范,不愧人民忠诚卫士称号。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