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动画、视觉传达……西安这个团队用数字影像记录非遗有点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9-06-10 07:11:28 编辑:何媛 作者:刘慧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1124052.jpg

  华商报:你们的作品艺术感很强,怎么平衡它的真实性?

  张辉:艺术作品需要美学支撑,但对于非遗的影像记录,艺术仅仅是为了进一步呈现非遗的感染力,是在真实的前提下尽量让画面好看些。同时,非遗的真实性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性。我们的作品真实还原了非遗制作的现场,在我看来,每一个小工具、制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艺术感。

  华商报:您希望搭建一个怎样的非遗数字化平台?

  张辉:我的学生们目前搭建的陕西非遗数字化平台是他们的毕业创作。我希望的非遗平台中有历史文献、非遗传承、教育推广、学术空间,文创产品、社区互动六个板块,具体呈现手段包括文献摄影作品、游戏、动画、虚拟现实场景等。

  华商报:如何保持这个团队的延续性?

  张辉:我们的延续性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团队的“传帮带”上。研三的同学带领研二、研一的同学,研二的同学带领大三或者大四的本科生一起做非遗项目。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有足够的科研力量,能做到长期、专注地关注非遗。

  华商报:做这个项目,最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张辉:一,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这样就更便于拍摄采访和数据采集。二,希望得到资金支持。我们正在申报国家及省市的科研项目,也愿意和民间力量合作,共同呵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期望用冷静的拍摄方式冲决固有的美学藩篱,以严密的科学分析方法和详尽的社会调研手段为基础,用理性、自觉的记录形式和多样艺术手段为非遗发展留下真实记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非遗 数字影像 影像艺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