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朱鹮终于摆脱了极濒危状态,陕西怎么做的?

综合新闻 央广网 2019-06-27 14:51:44
[摘要]5月4日上午在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朱鹮种群基地——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举办了一场朱鹮放归活动,一只受伤的野生朱鹮经过当地林业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的救治伤愈后,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5月4日上午在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朱鹮种群基地——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举办了一场朱鹮放归活动,一只受伤的野生朱鹮经过当地林业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的救治伤愈后,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这是2018年陕西省首次放归野生朱鹮。

\

  放归后展翅翱翔的朱鹮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明介绍,截止2017年底,保护区抢救野生病伤朱鹮490余只,其中抢救成活320只,救治成活率达65%,洋县也成为世界最大的野生朱鹮种群基地。

  2013年7月3日,中国秦岭以北朱鹮放飞仪式在铜川市沮河湿地举行,32只洋县籍朱鹮陆续飞向天空,铜川成为朱鹮在中国秦岭以北放飞的首个实验区。2014年5月初,秦岭以北野化放飞朱鹮第一次在自然条件下孵化出两只小朱鹮,截止2017年5月,“铜川籍”朱鹮能监测到的已经达到60只。最近几年,陕西省安康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都发现野生朱鹮栖息。备受呵护的朱鹮家族从1981年发现的7只繁衍到2000多只,摆脱了极濒危状态。

  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的典范

  朱鹮曾被认为在我国已灭绝,直至1981年5月23日,科考人员在陕西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这也是当时全球仅存的一个朱鹮野生种群。经过37年的精心保护,朱鹮数量和分布范围得到有效扩大,朱鹮野生种群数量超过2000余只,分布在以洋县为中心的汉中、安康和宝鸡三市15县1.4万平方公里范围,人工种群数量超过1000只,基本缓解了朱鹮的极濒危局面,成为世界濒危物种成功保护的典范。

\

  通过望远镜观测到朱鹮正在鸟巢中静卧

  生活在秦岭南麓洋县的朱鹮,在当地老百姓口中,被亲切地称为“红鹤”“东方仙子”“东方宝石”。现在,朱鹮还被租借、赠送“留洋”到世界各地,在当地成功繁殖、孕育后代。洋县成为世界唯一的朱鹮野生种群的分布区和谱系清晰、血统纯正的朱鹮种源基地。

  精心呵护朱鹮的生活环境

\

  汉中龙亭保护站工作人员正在救治受伤的朱鹮

  朱鹮生活在洋县浅山区,这些浅山区有山、有树、有稻田、有小河沟。朱鹮白天在水田里、小河沟里找泥鳅、小鱼吃,晚上飞回树上睡觉。为了给朱鹮提供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洋县群众37年来坚持在朱鹮活动区禁止开矿、狩猎、伐木、禁用化肥、农药,西安-汉中高速公路避开朱鹮保护区、线路绕行;西安-成都高铁专门在汉中地域架设蓬网、防止朱鹮栖落触电。引导农民保留天然湿地和冬水田,保护好朱鹮的觅食地;建立朱鹮保护站、救护饲养中心、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4万亩,疏通渠道30余公里,为朱鹮营造舒适的栖息环境。为了不让狗惊扰朱鹮,村民们普遍不养狗;每年的3月1日到6月1日是朱鹮繁殖期,村民们担心小朱鹮掉下来,就在树下搭一张网;游蛇常常爬上树偷吃朱鹮蛋或袭击小朱鹮,村民们把塑料薄膜围在树上,上面还抹上黄油,防蛇上树。

\

  洋县槐树关镇石门村宣传语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科长李昌明介绍,每年都有很多野生朱鹮、特别是幼鸟,因为觅食能力不足、食物不足,或者疾病、受伤等需要救治。当地的林业部门为每一只朱鹮佩戴了脚环,能够精准跟踪监测到朱鹮的飞行轨迹,对发现受伤、生病和饥饿的朱鹮及时抢救治疗、喂食。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洋县群众的爱鸟护鸟意识极强,群众平时种地务工时,一发现有朱鹮受伤都主动保护、主动上报。

  朱鹮成为陕西的一张绿色名片

  因为朱鹮的保护繁衍,位于秦岭南麓的洋县被誉为中华大地一方净土。现在,朱鹮成了洋县人的好朋友、好伴侣。农民插秧苗时人在前面劳作,朱鹮就在秧田觅食泥鳅、黄蟮;人们种植土豆时,朱鹮就在翻过的泥土里啄食小虫子。人走前一步,朱鹮跟前一步;很多朱鹮就栖身在村民的房屋、树丛上,其乐融融。

\

  朱鹮在油菜花田嬉戏

  洋县成为陕西唯一、全国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朱鹮的保护意识、生态示范家喻户晓,朱鹮已经成为洋县、汉中乃至陕西的一张绿色名片。


来源:央广网

编辑:杨蓓蕾

相关热词搜索: 天然湿地 野生朱鹮 濒危物种保护

上一篇:直击现场|“友好之轮 和美世界——朱鹮文化展”亮相日本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