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眉县文谢村:村里“靓”了 日子更好了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时间:2019-07-04 19:41:35 编辑:曹静 作者:姬文艳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村容村貌改变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素质也提高了。以前大家手里的垃圾可能会随手就扔到地上了,现在会很自觉地扔进垃圾箱,这一点变化就很大。”眉县横渠镇文谢村三组村民李满仓对记者讲述了他眼中“美丽家乡”的蜕变:村里变美了,家里也有钱了,人也变得更文明了。

  

  文谢村村民李满仓对记者讲述他眼里的家乡变化。贺冬鹏/摄

  记者了解到,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眉县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以“五大战役”为抓手,扎实推进整治全覆盖,农村环境卫生得到很大改观。  在村风村貌变好的同时,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也稳步推进。文谢村被称为“中国猕猴桃第一村”,自1988年眉县引进猕猴桃在文谢村试点栽种,三十余年来,文谢村的猕猴桃产业已经从河岸地的54.5亩发展到了3050亩(全村耕地面积为3500亩),2018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917元。

  文谢村被称为“中国猕猴桃第一村”

  美丽乡村,净化先行。文谢村党支部书记董建平介绍,近年来村里先后进行了栽植花木、补植草坪、花坛回填土方、墙体改造等项目。积极探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全村新建排污渠2.5公里,配备垃圾桶45个,垃圾中转箱8个,垃圾清运车2辆,确保居民日常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垃圾革命”、“厕所革命”等行动,提升村内人居环境,村里“靓”了起来,对外的美好形象也“立”了起来。

    

  文谢村党支部书记董建平介绍文谢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走进文谢村街道,村里的文化墙“干货”知识可不少。董建平向记者介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眼里的环境优美和干净整洁,不如淳朴的乡风民俗和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让人难忘。近几年,文谢村集中力量打造乡村美、记忆乡愁、孝德文化、综合文体广场、产业观光园5个节点,修建文化墙800米,绘制文化墙1500平方米,贴画300平方米。投资150万元,建成了家风一条街、孝文化一条街、廉政文化一条街、环境保护一条街。

“干货”满满的文谢村文化墙

  文谢村将文化融入生活,通过绘制文化墙的方式将历史典故、名人家风家训展示出来,引导和感化村民,赋予了村庄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营造了和睦友邻、助人为乐、勤俭持家、孝敬父母的良好氛围。  村民指着墙上的村规文化墙对记者说:“这是我们集体制定的村规,都写的很清楚,有处罚有奖励。目前为止,还没有村民接受过处罚,大家都在自觉遵守维护。”村上引领,村民参与,群众爱小家顾大家,不违法村规,自觉做美丽乡村的建设力量,小乡村含着大幸福。

  

  文谢村文化墙展示的文谢村村规民约

  村庄净了,环境美了,形象靓了。打造秀美文谢,还需要打好综合治理的组合拳,董建平介绍:“现在村里四个组已经基本建设完了,下一步就是向上发展,上面发展基础比较好,现在绿化已经做完,下一步就要把文化元素融合进去。我们准备建一个700平方米的村史馆,其中200平米是村庄发展史,500平米是农耕文化展示区。展区将过去生产生活的用具、工具进行归类和实物展出。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乡美丽乡村建设的干劲儿。”据了解,村史馆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在设计阶段,即将开始动工。  文谢村产业发展与文化融入合力推进,秀美文谢的乡村振兴之路,也是村民们的幸福发展之路。(姬文艳)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相关热词搜索: 文谢村 廉政文化 幸福发展 文化墙 干货 眉县 猕猴桃 里子 面子 美丽家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