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宝鸡陈仓区:产业+文化+生态 乡村振兴齐头并进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时间:2019-07-10 10:37:25 编辑:张阿芳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编者按: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为全面展现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生动讲述陕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主办,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承办,推出“春风又拂面 乡村振兴正当时——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宣传活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宝鸡市陈仓区,位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西端,“吹箫引凤”这一千古流传的佳话便起源于此。7月1日,“春风又拂面 乡村振兴正当时——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宝鸡陈仓区,从产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实地探访该地实现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

产业振兴:小柴胡敲开致富门

“以前不种柴胡,出去掏几百元掏不出来,现在再穷,几百元掏得出来的。”拓石镇常家沟村脱贫户王让换用朴实的话语告诉记者,现在他家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这得益于镇上近十年的中药材产业发展。 

柴胡身形娇小药用价值高,生产期3年,农历9月成熟。贺冬鹏/摄

拓石镇位于陈仓区西部山区,2012年,该镇柴胡种植只有5000多亩,到目前已经有50000多亩,陈仓区整个西部山区共计80000余亩。

以每年1000亩的速度增加,柴胡产业扶贫的效果日益显现。截至目前,该镇脱贫937户,其中通过种植柴胡脱贫有785户,占比83.8%,柴胡种植已经成为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

近年,陈仓区也在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藏流通销售环节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王召社表示,下一步合作社将在现有收、售基础上拉长产业链,建立加工厂,提高柴胡产量和品质,要“能种好,能销好”。

拓石镇漫山遍野种植柴胡,从高空俯瞰绿意盎然。齐帅旗/摄

目前,柴胡种植产业已经成为宝鸡陈仓西部山区的主导产业。小柴胡撬开致富门,不仅成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因地制宜开辟了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生态振兴:美丽乡村生动样板

记者行走在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双碌碡村村内宽敞的街上,看到道路早已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街道干净整洁,一排排楼房整齐有序,村里为每户门口统一配备了垃圾箱,对垃圾进行分类日清。

采访团在双碌碡村采访,如今的双碌碡村街道干净整洁,南北两纵东西四横格局已然形成。

双碌碡村党支部书记刘引堂说,双碌碡村名称的由来并无确切记载。在关中地区,碌碡是用来碾压粮食的农用工具,代表了丰收和希望,村民们敬畏碌碡,村名便蕴含着改变生活的美好期待。

2000年是双碌碡村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村里进行了高标准规划,着手描绘建设新农村的蓝图,村庄开始整体搬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村容村貌与生态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修缮房屋、硬化道路、修建广场……过去脏、乱、差的乡村形象荡然无存。

据刘引堂介绍,目前,村民已经形成良好习惯,会自觉维护好房前屋后的绿化及环境卫生。村里处理污水系统也建成观光花园,处理后的池水可以养鱼。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双碌碡村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级卫生村、陕西省级生态村、陕西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并在2018年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也是宝鸡市唯一入选此项殊荣的村庄。

文化振兴:厚植文化底蕴

2014年,陈仓区东关街道西秦村村史馆建立,里面保留着村子的档案资料和老照片,墙面四周贴着的文字,系统记录着新中国七十年来,西秦村走过的点滴历史。

西秦村党总支书记李亚林向记者介绍该村历史。贺冬鹏/摄

“主要是为了展示西秦这几十年来所走过的所有历程,而且在我看来,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除了产业振兴之外,还很需要在文化这方面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西秦村党总支书记李亚林跟记者说起当时建立村史馆的初衷:“我们村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存,包括民居都保留得比较好,特别是一些档案文史资料,挖掘整理后对后辈有很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说起下一步计划,李亚林表示,文化村的建设传承是未来工作的重点。“一个是经过考古勘探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存,准备进一步挖掘;再一个利用村上现有的南昌宫、保留较好的明清古民居街区,以及七十年代新农村建设街区,统一把这些地方继续挖掘、保留,一点点把这些元素集起来,把项目做成亮点,把亮点逐步做成景点,把这一个个景点串联起来,为下一步打造体验综合体做好准备。”(陈荣 刘彬)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相关热词搜索: 乡村振兴 宝鸡 陈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