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18日,吴起县铁边城镇张湾子村村民张廷杰家里来了一位红军首长,看起来有点虚弱的首长连吃了三碗剁荞面,还在窑洞里开了会。直到1964年,张廷杰一家才知道,这位“红军首长”就是毛主席。2019年8月7日,“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来成员来到张湾子村,拜访了张廷杰的儿子——73岁的张瑞生。
“红军首长”高大魁梧 但身体有点虚弱
据史料记载,1935年10月18日,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从甘肃转战陕北,由于天色已晚,主力部队就在距离吴起镇40多里的铁边城东的张湾子村安营扎寨。这也是红军落脚陕北的第一站。
据《红军长征到延安》一书记载,张瑞生的父亲张廷杰口述回忆:一九三五年九月(农历)的一天,中央红军从铁边城的西川下来了。红军行军很快,到铁边城时,他正在家中。有三个穿着灰色旧军服,头戴灰色八角帽,帽子上还有红色五角星的军人站到我家院里。他们是打前站、做宣传的。有一个军人用手拍拍我的肩膀说,有红军队伍,今后就不再受地主、富农和土匪的气了,老百姓的日子今后一定会好起来。
“一位警卫员,问老乡能不能住一宿,我父亲说可以。他们用担架带着一位红军首长就来了,红军首长高大魁梧,但看着身体有点虚弱。父亲让我姐跟母亲住,给红军腾出三间窑洞。”张瑞生说,那时家里有父母和他两个哥哥一个姐姐5口人,父亲33岁,母亲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