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南亚之行:从“龙象共舞”到“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

“中印两国要相互成就、相互‘照亮’。”“印中不仅要面对历史,更要超越历史。”在刚刚落幕的金奈会晤中,两国领导人“金句”频出,规划中印关系“龙象共舞”的百年大计。随后,习近平的专机从大洋之滨的金奈启程,飞到高山之南的加德满都。随着中国国家主席时隔23年再次到访,中尼两国把“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了新高度。
△加德满都街头新安装了很多用于播放欢迎视频的LED屏幕。正在安装屏幕的小伙子阿西什是一位项目策划经理。他说希望习主席的到访,可以帮助尼泊尔也像中国那样快速复兴。(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从特里布文国际机场去往总统府的路程大约有5.4公里,每隔几百米就能看见一座“友谊之门”。而每一座的文字和设计都不相同。欢迎文字有8种,这样的迎宾门共有四十多座。《时政新闻眼》穿过加德满都的大街小巷,终于把8种文字的迎宾门搜集齐了。





《时政新闻眼》发现,绚丽多彩的迎宾门不仅是为欢迎习近平主席而建,门上方的很多“小插件”更是向中国人民表达好客之情,推介尼泊尔。




会见现场,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了这件事
当天晚上,习近平在加德满都总统府会见了班达里总统。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双方将建立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时政新闻眼》梳理发现,此前中尼两国是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班达里在会见时表示,尼中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将推动尼中关系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主席这次南亚之行,是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后首次出访。在当天的会见中,两国元首都谈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话题。班达里总统再次祝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表示尼泊尔愿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习近平主席说,这7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走过的70年。这是一条不平凡的路,既有鲜花和掌声,也伴随坎坷和挑战。

10月13日,习近平主席将继续在尼泊尔的访问。他将同奥利总理举行会谈并见证签署多领域合作协议。正如习主席的署名文章所言,这次历史性访问将把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的高度。
记者:龚雪辉 沈忱 郁振一 王卉 黄铮铮 何欣蕾 周洋 陶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