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弄清楚16字铭文 动用古文字圈大量专家
许卫红介绍,本次发掘墓葬编号分别是M2、M3,均未经盗扰,东西向竖穴土圹结构,在下葬过程中曾有频繁地祭祀活动。
其中,M2规格稍小,一棺一椁二重葬具,椁室隔出头箱、边箱。边箱内发现大量殉牲动物骨骼,出土遗物共计40余件(组)。
M3规格较大,包括竖穴墓道和墓室二部分,使用一棺两椁三重葬具。墓道底部放置装有大量殉牲的木箱,椁室内隔出头箱,出土遗物155件(组)。
这次发掘出土遗物的种类,包括青铜礼器、日用器、兵器、工具、车器、银器座、铁工具、玉组佩、璧、印章、料珠、玻璃六博棋子等,此外还见有大量漆器痕迹。“根据墓葬结构和体质人类学鉴定结果显示,两位墓主均为男性,其中M3墓主年龄为45-50岁。从出土遗物判断,墓葬时代为咸阳为秦都期间的战国晚期,墓主属于士、大夫贵族。”
“虽然2017年田野发掘工作就完成了,但相关的研究工作一直在继续。进一步的研究确定,M3铜鉴腹部的16字铭文内容为‘十九年蜀守斯离造工师某臣求乘工耐’。而为了弄清楚这16字铭文,动用了古文字圈大量专家。”许卫红介绍:“这种铭文格式是秦昭襄王时代常见的三级职名。十九年即为公元前287年,蜀守斯离是器物的督造者。虽然墓主人是不是蜀守斯离现在还不好说,但出土的这件器物透露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