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哈联合考古发掘 拉哈特古城遗址出土公元前5至前3世纪器物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马虎振 2020-01-12 19:24:17
[摘要]1月1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发布了对哈萨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

  “中哈联合考古发掘,在拉哈特古城遗址出土了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器物。”1月1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发布了对哈萨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

  据考古队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丁岩介绍,拉哈特遗址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丝绸之路天山北线上的一处重要遗址。2019年6月至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在2017年、2018年工作的基础上,第三次对拉哈特(Rahat)古城等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

  “这个古城位于中国和中亚之间的通道上,是草原上的一个台地,处于山的前边,旁边有河流,可以说是依山傍水。哈萨克斯坦的国宝——神秘的伊塞克“金人”墓葬,就是在距离这里几公里的地方发现的。我们对这个地方进行考古发掘,主要是为了研究张骞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之前,当地的情况。”

  丁岩介绍,2019年度他们对这个地方进行发掘的面积是980平方米,调查面积50万平方米,包括发掘居址遗址200平方米、墓葬遗迹4座计780平方米、测绘遗址约5万平方米、调查遗址9处约45万平方米。发掘清理房屋1座、灰坑23座、墓葬4座等多个遗迹,出土可辨铁器、陶器、骨器等文物约70件。

  “这里的房屋居址为半地穴式,平面近呈凸形,斜坡门道向南突出,地穴壁面较直,有加工痕迹,地穴地面有活动痕迹,有灶坑1处、础石(坑)9个,壁面现高约0.9米,直径4.6米,面积约16.6平方米。清理的23座灰坑中圆形灰坑较多,多数坑体保存较浅,坑内堆积多淡灰色疏松土,包含少量陶片、石块、骨块等。”

  “四座墓葬均为土圹墓。位于拉哈特东南墓地的一座石封堆土圹墓,随葬陶罐1件、铁锥1件,羊椎骨6节。比较独特的现象是,在墓葬上面堆了很多石头。听当地人介绍,这每块石头就代表墓主人的亲朋好友来祭奠过一次。位于拉哈特一号高台的2座墓葬不见随葬器物。这些遗存、遗物,有的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塞人-乌孙时代,有的在公元9-10世纪的突厥时代,晚期可至13世纪的蒙元时代。相当于从我国的战国时期一直到元朝,这个地方一直都是有人居住的。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同时在附近发掘的另一座古墓,出土了金器、银器和木器。”

  丁岩介绍,在考古发掘期间他们还前往伊犁河卡普恰盖水库周围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包括对克根、春贾、扎尔肯特、阔诺额林、萨雷奥泽克、阿尔金-埃姆尔沙漠国家公园塞人王陵(sakskiye kurgany besshatyr)等处的多座墓葬遗迹实施了踏查和测绘,并参观博物馆2座。了解了哈萨克斯坦伊犁河中游的卡普卡盖水库两岸区域保存的大量的、规则分布的封堆墓葬。

  “通过发掘与调查,已经获取了拉哈特遗址区域活动过人群的一些物质遗存,为探讨包括拉哈特遗址在内的相关区域众多古代遗址,积累了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报社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中哈 联合 考古

上一篇:陕西公布2019年度27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