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期间,西安市莲湖区环西街道各个社区最基层的防控网格员每天奔走在大街小巷,活动在楼宇院落,承担着“一场五站”返回西安人员二核管控任务。
疫情初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环西街道综治办副主任祁学智主动下沉到包抓的劳动路社区,根据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改编录制了一首四字谚语,通过拉杆音箱播放,“小喇叭”行走在环西的大街小巷,让大家不用出门也能学到防控知识。
随着西安疫情防治网格化管理系统正式启用,所有从外地进入西安市人员,必须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西安疫情防治网格化管理系统”,填报“来陕人员健康信息”。因为返程流入人员24小时不定时,夜晚甚至凌晨一点左右也有人员返回,除了白天高强度的工作外,每天晚上在系统中分拣流入的人员工作也要持续到凌晨二三点,一天工作17至18小时,接打电话上百个,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几十个,这样的工作模式和强度,一干就是20多天,尽管这种工作单一枯燥,但他深知自己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尽职尽责,每天都坚持做好返程人员的登记核查工作,把好了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关口。当大家问他累不累时,他说:“大家都很辛苦,每个人都在战斗,再坚持一下,胜利很快就会到来”。
老党员魏颖曦今年52岁,是铁塔寺社区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自2月9日西安市实行返程人员注册二维码跟踪管理制度以来,作为二核网格员的他夜以继日的忙碌在辖区的角落。二核任务是一个不分昼夜的工作,居民几点回家,三小时之内就要完成二核工作,最多的一个晚上,魏颖曦联系了21人,凌晨3点还在辖区院落忙碌着。其实他自己家里还有78岁的母亲需要照顾。
但每当社区同事主动提出要一起分担夜间工作量时,他总说:“没关系,我可以的,晚上把母亲安顿好之后我也没什么事,可以坚持。”这一句坚持就是20多天的奉献,不管晚上忙到多晚,第二天早上8点半他依然准时到岗汇总数据。在完成扫码二核工作的情况下,他还要了解每一位扫码人员的家庭信息以及居家隔离情况,为他们建立一人一档,详实、认真的记录重点关注这些人员信息,保证扫码二核工作底数清晰、台账完整。为了社区大家的安全,他总在无怨无悔的奉献着。
顾珍是大庆路社区的一名年轻工作者,防疫战役打响,她第一时间返回了工作岗位,与其他工作人员一道投入一线。在实施外来人员网格化管理以来,她又肩负起了“一场五站”外来人员扫码核对工作,这几乎需要她全天候在岗,随时接听居民群众的电话,在线核对扫码信息。
工作群里,经常看到她在深夜一二点还在回复。最近,顾珍的父亲突发心梗住院,这无疑让她“忙上加忙”,她一边要在医院照顾躺在病床上的父亲,一边也没有放下社区的工作,就利用病房这小小的一张桌子,加班加点,宁肯自己累点,也没有耽误扫码核对工作的开展。社区书记让她放下手中工作,去医院专心照顾好父亲,她却说:“我负责二核过的返回西安人员我最清楚,不能让居家隔离和疫情管控出现空档”。
刘美娟是玉祥门社区的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初期,由于消毒物资极度紧缺,她迅速在辖区群众、社区党员等微信群中发布信息,号召大家群策群力搜集资源。很快便有党员主动请缨,以捐赠的方式为社区筹得500斤84消毒液原液,解决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辖区老旧院落的消杀物资问题。
在社区人手不够、工作压力骤增的情况下,她开始广泛招募志愿者,加入“萤火虫”志愿服务队伍中,她把辖区网格内所有认识的人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锁定一些得力能干并且各项条件允许的党员和热心居民,与其简单沟通后便迅速上岗。在西安返城人员二次核验、小区守门、居家隔离人员后勤服务、一码通推广入户等多个防控工作中都有她的身影,她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输入了活力。
病疫无情,这4位只是基层一线工作者的代表,他们用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汇聚起战“疫”最坚实的力量。
华商报记者 杨平
编辑:报社方正
上一篇:禁食野味 战胜疫情!第七届“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