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说,他们都知道这是棵古树有上百年,但最开始并不知道树的真实年龄。直到2011年,有关部门的人来进行了考察,当年就在树身悬挂了西安市古树名木的牌子,上面显示:皂荚属于豆科,三级保护古树。到了2018年,陕西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进一步确定了这棵树的树龄为260年,还有保护的编号。算下来,到今年有262岁了。“260多年,至少是我们上面三四代了,它该历经了多少风雨,见证了多少历史啊。”
王先生说,这条路通车了,连接了长安区的东西,以后,等到他们村民回迁了,和古树的距离近了,他会把古树的故事继续给孩子们讲下去。
>>相关新闻
灞桥那棵百年国槐 现在生长得很好
实际上,在西安发展的进程中,曾发生过多次大树、古树和城市发展产生冲突的事情。
2012年,灞桥区红旗街办神鹿坊村路面硬化工程进行的时候,村民们最放心不下的,是村里五组路口那棵百岁国槐,村民们希望改造路面时给古树让条路。
这棵老槐树被称为“镇村之宝”,国槐约5层楼高,胸径2.3米,两个成年人才能将它合抱,虽然已经百年风雨,但仍旧枝繁叶茂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两个树杈像犀牛角,栩栩如生,蜿蜒的树枝,苍遒有力。民间流传“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村民们说,这棵国槐见证了神鹿坊村几辈人的酸甜苦辣。
村内路面硬化时,村民们希望给古树让条路,在大家强烈要求下,施工时,在槐树根部专门留出30多厘米距离。那时候,村民们还担心硬化后的道路是否会影响槐树根部透气和水分吸收。
4月6日下午6时许,华商报记者前往神鹿坊村,在村民指引下,很快就找到了这棵国槐。它在一个岔路口,硬化的路面刚好绕开了它,现在生长得很好。回忆起8年前,很多村民还记忆犹新,“当时那个操心啊,就怕把树给毁了,后来还好。”
神鹿坊村党支部书记李利民说,他今年已经65岁了,但小时候从记事起,这就是一棵大树,“是我的前辈啊,我们全村人都呵护着它。”李利民说,村上开始还会提醒村民,好好保护这棵树,后来就不说了,因为不用说,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