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开发区报道 > 高新区 > 正文

陕西自贸区挂牌三周年 高新功能区交上亮眼答卷

高新区 高新区 2020-04-15 14:23:59
[摘要]2017年4月1日,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陕西自贸区”)正式挂牌。

  2017年4月1日,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陕西自贸区”)正式挂牌。作为陕西自贸区的“主战场”,三年来高新功能区坚持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贸试验区的“双自联动”为依托,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对标国际·面向全球”为基本理念,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陕西自贸区的建设历程中,高新功能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探索政府管理新模式;推进科技金融创新,集聚资本助力产业发展;提升营商环境,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上市;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加大特色创新案例培育,奋力成为陕西自贸区改革创新引领区,以及西安乃至陕西对外开放的枢纽。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制度创新打造效率高新

  以体制破冰助推审批提速,以制度创新打造效率高新。自陕西自贸区挂牌以来,高新功能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行政效能革命”,积极探索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出台“容缺审批”“承诺制审批”“预审批”“极简审批”“整区域审批”等创新审批制度,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开启“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建立西安高新区市场综合监管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资源,形成事前诚信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奖惩的全链条信用监管模式,深化流程再造,打破信息孤岛,全面实施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协同监管、精准监管、智慧监管,营造自觉守信的社会大环境,为高新功能区全面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监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作为全市“最多跑一次”数字化转型改革试点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双试点单位”,高新功能区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在全市率先实现区级层面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不见面审批,使原本繁琐的政务办理变得高效快捷,让“信息多跑路,群众不跑腿”,“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为方便企业开办和注销,高新功能区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创新管理方式有效结合,以政策和体制改革创新为抓手,全面推行工商准入登记和注销登记全程提速,建立企业开办专窗,将企业准入和注销办结时间压缩至 2个工作日。持续推进便利化登记举措,大力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建立健全“零见面”企业登记工作机制。2019年,高新功能区新增市场主体9178家,其中内资企业 7185家,外资企业64家,个体工商户1929家,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达71 家。

  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求,高新功能区设立每年 20亿元的三次创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总规模 2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在千亿级培育、高端要素聚集、投资环境优方面发力。

  面对疫情防控“大战”和经济社会发展“大考”,高新功能区相继出台了《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2020年“双招双引”10条措施》,推广“24小时智能办照”,全流程线上办理,实现办理营业执照“零见面”,承诺企业开办7小时办结,纳税服务80%一次办, “网上办”“最多跑一次”比率年内达95%以上,全力打造“西部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过去三年里,高新功能区对标国际自由贸易区通关标准,按照《西安市提升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行动方案》要求,开展了一系列通关便利化创新,从提速单证办理时限、推广“单一窗口”应用到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提高通关效率等方面,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刷新西安关区贸易通关速度。去年,西安高新综保区进口报关单超过3万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23.17小时,压缩10.1%,出口整体通关时间1.43小时,压缩21.99%,通关速度全市第一。

  探索科技与金融互乘放大路径打造重点产业集群

  高新功能区通过完善金融政策,加快引入金融机构,探索科技与金融互乘放大路径;建立在数据共享、信用查询和信用应用等全国领先的信用金融服务平台,陕西科技企业投融资常态化网上路演平台,搭建融资对接的桥梁;建成资本大市场,西安高新区信用服务中心、中小企业信用研究院等7家首批服务机构入驻运营,助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2019年,高新功能区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55.55亿元目标,占全区GDP7.8%,直接融资实现202.73亿元,占全市总额35%。21家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360家创投机构年内进场,高新功能区城市金融名片的资源凝聚力得以彰显。

  作为国家首批投贷联动试点的五个示范区之一,2019年,高新功能区出台《关于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试点的实施办法》,创设“内保外贷”新型融资模式,为海外并购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帮助企业“走出去”。在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海外协议付款业务、区块链跨境支付业务等,提升金融系统运作效率。先后支持延长石油获批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支持迈科集团通过海外协议付款业务,支持招商银行在陕西自贸区首次应用区块链技术为区内企业叙做美元跨境支付业务。

  打造重点产业集群,高新功能区已形成集成电路半导体及软件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生物医药、新基建等产业集群。在电子信息领域,组织实施50项电子信息领域技术攻关项目,启动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新功能区持续推进开沃一期、三星SDI二期1.5Gwh动力电池产线扩产、新能源汽车谷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检测基地建设,为智能网联汽车培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推动实施智能制造提升项目专项行动,加快引进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企业投资项目;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挥海外离岸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平台优势,吸引洽谈生物医药等12个海外创新项目,策划建设中国-南非海外孵化器等项目。

  推进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合作机制,高新功能区通过提供对外经济合作、对外贸易、商事法律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务,助力区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竞争优势,增加对外经贸合作谈判筹码奠定基础。

  近年来,高新功能区持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引导区内企业大胆“走出去”,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不仅制定了国际化平台管理办法,并且发布了首批18个国际化平台实施机构,先后与国智汇融签订共建西安高新功能区以色列(特拉维夫)离岸创新中心合作协议,与吉尔吉斯共和国等国家签署合作协议。

  同时,在创新国际文化交流方面,高新功能区举办了2019年全球创投峰会、欧亚论坛科技分会、全球硬科技大会、全球程序员节、世界西商大会、一带一路文化与自由贸易发展高峰论坛、“中俄青年创业孵化器交流项目启动仪式”等国际会议和文化交流活动,以此提升国际影响力。

  另外,高新功能区还成功获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是西北地区唯一获得公示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构建文化贸易平台,荣获“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搭建“丝路汇”文化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成为全国文化产品跨境电商综合试点项目。

  先行先试 创新案例数量多质量高

  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高新功能区在政府监管模式、跨境贸易、金融、“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模式创新等方面大胆探索,形成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有特色、重质量、高水平”的创新案例,其上报案例数量、入围省级最佳实践案例数量、入围全省首批复制推广改革创新成果数量在陕西自贸区各功能区中均位列第一。

  2019年,高新功能区完成创新案例85项,累计完成创新案例215个,其中《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通报,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恢复的关键阶段,高新功能区联合陕西金融保险业创新推出陕西首单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综合保险,通过保险支持为企业复工复产撑起“安全伞”,减轻企业后顾之忧。

  随着陕西自贸区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今年,高新功能区将继续围绕探索改革创新思路和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营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全力推进自创区和自贸区建设,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化、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核心功能区和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来源:高新区

编辑:刘思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路面“颜值”大升级:西安高新区集中施工修补12条破损路面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