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地摊经济”实质是惠及民生 恢复市场活力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冯强 2020-06-04 19:37:27
[摘要]对于“地摊”和“地摊经济”的各种消息、观点,甚至娱乐化表达,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阎波做了相应的分析。

  近几日,“地摊”这个词很火。不论是政府引导,或是自发出摊,地摊一夜之间火了起来。有的说摆地摊比上班还挣钱;五菱宏光因为造出摆摊专用车,股票都涨疯了;有个摆摊小伙因为长得帅被一路围观,还上了抖音热点……

  对于“地摊”和“地摊经济”的各种消息、观点,甚至娱乐化表达,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阎波做了相应的分析。

  “地摊经济”娱乐化很正常 要包容

  阎波说,娱乐化表达很正常,现在价值观多元,年轻人对互联网非常适应,很多现象都会被娱乐化,应该用发展眼光来看,有些倾向未必鼓励,但要包容。

  阎波分析,“地摊经济”是在特殊的时期出现,但是它的脉络其实已经积累了很久,本质是政府放松对社会和市场的管控。地摊很早就有,曾经一度管得很严,因为各种原因减少了,但一直存在。但因为疫情等原因,国内经济增长压力很大,此时考虑经济增长就要更多地从民生和恢复市场活力出发。地摊经济最朴素的理解,就是降低老百姓做生意的成本,地摊和商铺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地摊不用交场地租金,它的成本很低,大家把碎片化的资源整合起来创造价值,这在市场中天然长久存在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一种市场形态。

  所以,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只要是能够降低老百姓的经营成本,应该鼓励,这也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老百姓有需求和供给,政府的任务就要降低准备的门槛和成本,这是一定值得鼓励,这和我们一直在做的“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其实一脉相承。

  现在一些地方出台的政策和一些媒体的宣传,需要理性辨析。总体感觉是各地正积极落实中央思路,但有些措施可能不太妥当,用力过猛。有些媒体报道为造势或蹭热点,报道的一些摆地摊挣钱的例子,仔细想想很可笑,不真实,只是为了博眼球和流量。

  “地摊经济”实质是惠及民生 恢复市场活力

  应该怎样理性看待“地摊经济”。阎波说:鼓励、引导,但要避免被扭曲。“不是鼓励全民去摆摊,摆过摊的肯定知道,这很辛苦很不容易,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好玩,那么光鲜亮丽,而且有赚肯定也有赔。”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地方政府更需要去考虑这样的政策能给百姓带来多少实惠,能惠及哪些人。这就对政府的治理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他对于辖区百姓的生活状态、民生状态等基础数据掌握的情况;对于有“地摊经济”后市场秩序的监管和城市环境卫生的维持,需要有更加精细的操作,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向绣花一样精细。”

  “地摊经济”其实就体现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如果不把工作做得特别细致,更多从百姓的角度去考虑,就容易变成“表演”。

  “地摊经济”在刚开始的时候,各种宣传一定是必要的的,但推广并不代表要把大量的资源都用在这个上面。每个城市应根据自身情况,在保证原则的基础上精准施策。

  各地政府更多的要从疫情之后如何加速复工复产,如何恢复市场活力的角度思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地摊经济”现在看着很繁荣有活力,但我们要避免假象,避免它成为一场秀,这就失去了其本意。地方政府一定要从更高的站位来理解“地摊经济”,把它变成对城市百姓真正有好处,对恢复经济活力有好处的实事。

  华商报记者冯强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报社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地摊经济 民生 市场

上一篇:满堂悦小区业主反映家里墙壁现裂缝 报修3年无人管 下一篇:“地摊经济热”下的冷思考:隐藏了“脏乱差吵”城市治理问题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