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二的14岁男生,上课总是打瞌睡,不爱和同学玩耍,还特别能吃,变成了爱睡觉不爱学习的学渣,家长和老师都以为孩子得了中二病,到了叛逆期。不料,最近经过神经内科医生诊断,孩子居然是得了一种很新奇的疾病—发作性睡病。
上初二的小王同学以前朝气蓬勃、努力上进,是个体型标准的帅小伙,可是最近2年小王同学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总是打瞌睡、无精打采,也不爱和同学玩耍,原本优异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随时随地都能睡着,有时候大笑或生气的时候还会跌倒。
小王的饭量并不大,可是一年来体重增加了20多公斤,体重严重超标,孩子彻底变成了爱睡觉、不爱学习的小胖子。小王同学的父母和学校老师都认为孩子叛逆,不听话,学霸变成了学渣。为此小王的父母被多次请到学校,而小王同学的委屈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也不想上课睡觉,可是我控制不了,我现在都不敢高兴的大笑了,一笑就要摔倒。”
这种痛苦小王独自忍受了2年,父母这才意识到孩子可能并不是叛逆,而是生病了。经过多番周折,辗转多个科室,曾被诊断为“癫痫、抽动症、情绪障碍”等疾病,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西京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医生马上想到小王的疾病可能是伴有猝倒的发作性睡病,经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的多导睡眠监测及小睡试验,最终确诊小王为发作性睡病患者。
医生介绍说,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性疾病,以难以控制的白天过度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前或醒后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焦虑、抑郁等症状。
根据国际睡眠障碍的分类,可分为伴有猝倒的发作性睡病及不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
猝倒发作通常在过度嗜睡出现后1年内发生,通常由大笑、高兴等积极的情绪诱发,负面情绪如愤怒、悲伤等也可能触发猝倒发作。
发作性睡病如何诊断?多导睡眠监测及多次小睡试验是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生提醒广大患者,如果您及您的家人出现类似情况,请及时至神经内科就诊尽早明确诊断。
华商报记者 李琳 通讯员 胡萌萌 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