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西藏阿里地区340多公里的普兰县,种植着大量的青稞。
2016年,陕西第八批援藏干部到达普兰后,针对当地的现状,开展精准扶贫项目,着手在县城西北部的西德村建造了普兰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进行青稞面的加工。
今年5月份,陕西第九批援藏干部又对加工车间进行了提升改造,申请并通过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开始正式生产饼干和面包,并对外销售。
7月16日上午11时,华商报记者走进普兰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时,8名当地的藏民在来自四川的技术员的指导下,正在车间里进行饼干加工。一名当地藏民说,她一天工作6到8个小时,收入150元左右,很满意。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这里,饼干的原材料是面粉和普兰当地的青稞面等,青稞面又称为糌粑。
为什么要加入糌粑呢?陕西援藏干部、普兰县农业农村局干部王伟杰介绍,西德糌粑是产于阿里神山脚下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健康的活性成分、营养丰富、食用方便、色纯味香、易消化等特点,尤其对维持肠道健康、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癌症等患者具有更佳作用。
王伟杰说,饼干生产完毕后,主要供应给县城的商超和学校,颇受大家欢迎。现在,这个公司已经成为了阿里地区规模最大的食品生产厂,公司目前解决了西德村附近近30名藏民就业,下一步,将引进陕西的肉夹馍品牌,预计可解决60名普兰人的就业问题。
文/图 华商报特派西藏阿里记者 卿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