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驱车一个小时,再走上十几分钟蜿蜒盘旋的山路,就到了蓝田县三官庙镇过风岭村,还未到村口,
远远的就看见了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未央区派驻蓝田县三官庙镇过风岭村第一书记夏青介绍,在蓝田县政策支持以及未央区的帮扶下,过风岭村建立了光伏发电,同时还建立了100亩花椒示范园,并于今年4月套种了土豆、豆角、辣椒、茄子、西瓜等蔬菜水果,他笑着说:“可以自信的说,我们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产业全覆盖。”
扶贫扶志设立公益岗
如何帮贫困户脱贫,就必须发展产业、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未央区派驻蓝田县三官庙镇过风岭村工作队长赵宇光介绍,经过详细的了解,驻村干部发现这里海拔高、光照时间长,适合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从2017年至今他们寻求社会帮扶资金288万元,建成467KW光伏发电站7个,年收益35万元。
为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三官庙镇过风岭村拿出光伏发电收益的80%开发公益岗,在全村38户建档立卡户中设立19个光伏公益岗,每周一进行一天劳动,一天50元,“扶贫要扶志,我们通过请人教、机构训、大家谈等方式,大小贫困户依靠低保和社会救助即可生活的思想,树立贫困户的信心,增进脱贫内生动力。”赵宇光说,光伏收益分配消息一出,村集体收益增加了,村里的人也开始动起来了……
产业帮扶 环境好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受地域环境影响,我们村经济一直不好,电不够用、水不够吃、卫生环境差,没有集体经济。”过风岭村副主任王先峰告诉记者,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里建光伏发电、修路、挖井、发展集体经济,现在村里用电方便,吃水免费,道路硬化到家门口,正是有了政策和驻村干部的大力帮扶,过风岭村的贫困户才能实现产业全覆盖,不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整个村子环境也由脏乱差变的干净整洁。”
在花椒产业园上班的王世奇就通过产业帮扶,实现了就业,“我家里三口人,我和老伴,还有一个智力受损的孩子,为了照看娃也没办法长久的外出打工,现在我在产业园上班,即把娃能招呼上还能赚钱,非常知足。”
创新模式 花椒产业园套种土豆和果蔬
雨后的过风岭村,空气清醒、绿色叠峦、雾气飘渺,记者和王世奇一起来到花椒产业示范园,远远就看到迎风招展的花椒苗,套种的土豆秧子发黄爬在地上,豆角、茄子、辣椒等蔬菜已经开始挂果。“花椒生长期为三年,我们在生长期,试行花椒、土豆、果蔬套种模式,实现产业集体壮大,设定了2名公益管理岗,解决建档立卡用工户10户20人。”夏青介绍,目前土豆已经成熟,预计可以产出20万斤,他又开始为土豆的销路忙活:“现在网络直播带货比较厉害,我们打算尝试,还有通过发动帮扶单位购买,爱心企业购买,我们这是专门从内蒙引进的品种,品质好,无公害……”
记者了解到,今年除了光伏发电、花椒园套种,未央区还计划为过风岭村安装太阳能路灯,更换饮水管道和消毒设备,加大村容村貌整治。
编辑:张丹
上一篇:打造西安北城新名片 西安市未央区推进城市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侧记 下一篇:未央区“稳就业 促发展”就业服务周活动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