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完成首次轨道中途修正 陕西科技助力航天发展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0-08-03 06:29:21 编辑:唐港 作者:马虎振 张美书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8月2日7时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开机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

  这台“开机工作20秒钟”的3000N发动机,是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

810a19d8bc3eb135cf973d3645acb8d4fc1f4421.jpg

  3000N发动机承担三项任务

  发生这一幕时,“天问一号”距离地球已是300万公里。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太空中飞行约230个小时,各系统状态良好。

  “这是六院研制的3000N轨控发动机首次太空点火工作,表现非常优秀。在完成轨道修正的同时,也验证了发动机在轨的实际性能。”正在北京飞控中心工作的航天六院型号总师兰晓辉,语气中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ae51f3deb48f8c54c487a3b2da9b3df2e1fe7f14.jpg

  兰晓辉介绍,3000N轨控发动机主要承担着三项任务,一是“三环”转移到“四环”过程中的姿态修正,二是“四环”上的“刹车制动”,三是火星附近的轨道调整。


  后续,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历深空机动和数次中途修正,奔火飞行6个多月后抵达火星附近,通过制动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工作。

  “3000N轨控发动机摩拳擦掌、严阵以待。我们对完成这些任务,充满信心。”兰晓辉说。

  为何要进行轨道修正?

  微小的误差会累积和放大

  据了解,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过程中,探测器会受到入轨偏差、控制精度偏差等因素影响。由于探测器长时间处于无动力飞行,微小的位置速度误差会逐渐累积和放大。因此执行飞行任务时,科研人员需要根据测控系统测定的探测器实际飞行轨道与设计轨道之间的偏差,完成对应的探测器姿态和轨道控制,确保探测器始终飞行在预定的轨道上。

574e9258d109b3de2d2a20c5380d7c86820a4cc4.jpg

  兰晓辉介绍,中途轨道修正的关键在于修正时机的选择以及每次修正的实施精度。六院科研团队研制的这款3000N轨控发动机,在第一次轨道修正过程中,非常精准地完成了所有工作,表现非常优秀。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通讯员 张美书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u=3266731613,3142822099&fm=173&app=49&f=JPEG_w=640&h=498&s=92A740A64320834D4A5F7C8103007088.jpg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探测器 轨道 陕西科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