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陕西文物探探探第10期|唐都长安人的衣食住行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0-08-04 22:04:07 编辑:报社方正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宏大的城市里布局规整的里坊宅院,百万本地居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来人口,服色配饰等级严格的官服和标新立异大胆开放的女服,种类繁多的食品和饮酒饮茶之风……一千多年前的唐都长安,人们的衣食住行会是怎样的景象?

近日,华商报文物报道融媒体传播栏目“陕西文物探探探”走进了西安博物院。这里正在举办的“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览,遴选了300余件组唐代精品文物,为人们展开了一幅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画卷。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唐史研究专家王双怀教授,西安博物院讲解员鞠鑫海受邀作为“导游”, 70多万人次网友跟随“陕西文物探探探”的直播镜头进行了一场近三小时穿越时空之旅,感受了大唐长安城的绝代风华,和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细节。

城:

面积84平方公里全世界最大,广运潭是盛唐时规模最大码头

展览入口被设计成城门的形式,尽头是宫殿的剪影。

鞠鑫海介绍,唐代的长安城,从明德门直上向北走,尽头就是皇城及宫城。它融合了北魏的邺城和洛阳城这两座城市的设计理念,将宫城、皇城和居民区相分隔,另外城市有了中轴线。整体规划看起来就像一张围棋棋盘,每个方格都规划得非常整齐。

大唐长安城气势宏伟,边界宽度延展到了8000米左右。根据考古发掘发现的长安城的城市边界,面积为83.7-83.9平方公里。在1300多年前,它是当时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城市。无论规模还是规划方式,都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代表。

王双怀教授介绍,长安城规模庞大,比当时世界上的二号城市巴格达大六倍,比三号城市伊斯坦布尔大七倍。城市里生活着一百多万常住人口,如果加上外来人口就更多了。他们的衣食和使用的水,需要从外面补给,所以长安城有好多条水渠。有的是向长安城供水的,渠里可以行船,但并不用作交通方式。

长安城的西市和东市都通水渠,都有放生池,主要用来运送物资,也不是运送人的。长安城还有很多园林和池沼。比如在太极宫中就有几个小湖,大明宫中有太液池,兴庆宫中有兴庆湖。南郊的曲江3000亩,西边的昆明池更大。所以,杜甫写李白的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说的应该是池沼和园林湖泊中的船。

因为长安城是国都所在,四面八方的贡赋都要通过陆路或水路运到长安来,所以长安城也是全国的交通中心。长安城的水运,主要是从洛阳沿漕运到城北和汉长安城这一带。盛唐时期船舶主要集中在浐灞一带。唐玄宗时代长安城的码头规模非常大,当时从东南一带,尤其从现在的浙江、江苏一带来的船只,大概有三四千艘,他们带着当地的土特产来到这里,码头旌旗招展。为展示这种场景,大臣韦坚等人带领朝中文武百官到现场,唐玄宗也亲临观看。这里唱着船工号子,还表演歌舞,整个浐灞一带热闹非凡。广运潭应当说是唐都长安城在盛唐时期形成的规模最大的码头,在盛唐之后还流行了很长时间。


人:

唐代整体审美取向应是以瘦为美,胖是因为饮食结构

现场展陈的文物中有两件胡姬俑,她们眼眶深陷,颧骨高耸,跟汉人女子长相明显不同。在胡姬俑的旁边,还有一件黑人俑,右臂袒露在外。

鞠鑫海介绍,盛唐时期在长安城内生活的居民成分多样。除皇族、贵胄、禁军和平民百姓外,还有大量外来少数民族、商贾、外国使团、僧侣、留学生等。考古发现的各类人物俑及唐墓壁画,形象再现了长安城内的繁荣景象。要是走在唐代时期的长安城,除了会看到黄皮肤的中国人,还会看到白种人、黑种人。唐代长安城不仅是帝国都城,也是全世界文化中心的大都会。

大家习惯说“环肥燕瘦”,认为唐代姑娘可能都是胖妞,唐代人以胖为美。可能不同的人审美有差别,但实际上唐代整体的审美取向应当还是以瘦为美的。北宋关于唐代的文献《唐语林》里记载过这样的故事:唐玄宗李隆基要给儿子李亨介绍对象,给高力士说,给他儿子介绍对象的标准就是三个字“细、白、长”。唐代女子体型之所以偏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饮食结构,唐代人的日常食物中出现了大量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

王双怀教授介绍,关于长安城的人口现在学术界尚有争论。但根据普遍研究,常住人口有一百多万,加上外来人口最多的时候可能有二三百万。长安城里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因为长安城是国际化大都市。

唐朝实行开放政策,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和少数民族到中国来。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要实现这种平等政策,自然就得到了周边少数民族和邻国国王的支持。他们把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把长安城称作“天可汗之都”,还专门修了一条道路,就叫做“参天可汗道”。所以唐代的皇帝有两套印:一套是皇帝信玺,是处理内政的;还有一套是天子信玺,是处理外交的。这说明唐王朝当时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

唐都长安城中有很多外国人来学习,当时也招收外国留学生。他们还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在长安做官,尤其是武官,在唐朝前期蕃将很多。还有很多现在看来是纯粹的外国人,也来到长安城做官、经商、传教,或者从事其他事务。

但在唐长安城中最多的胡人是昭武九姓,即粟特人,就是现在中亚撒马尔汗这一带的米国、何国、康国、安国等国的人。他们特别善于经商,是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商业群体,很多人在长安城中具有雄厚财力。大食是唐朝中后期八世纪之后在中亚、西亚比较强大的国家,他们中也有很多人来到长安,所以大食人在唐代也很常见的,出土的外国货币中也有阿拉伯货币。


衣:

官服严格遵循服色配饰等级制度 女子化妆精细着装大胆而开放

鞠鑫海介绍,唐代女子着装特点是追求标新立异,大胆而开放,喜穿胡服与男装。搭配衣装的配饰有冠饰、发饰、颈饰、耳饰、臂饰、带饰、腰饰等,其中发饰以簪、钗、梳为主,种类最为繁多。唐代时期的女性服饰跟之前相比,袖越变越窄,裙摆越提越高,甚至提到了胸部之上,这种裙装可以显得身材比例修长。既然想显得修长,怎么可能以胖为美?

唐代女性的发饰非常有意思,造型多种多样,结合西安博物院所有出土陶俑,总结起来有近二十种。其中一件唐代陶俑的发饰有些像米老鼠,一般女孩的发量很难做成这样的造型,所以应该是用了大量假发。

唐代男子所着服饰有官服、常服、戎服之分。其中,官服严格遵循服色、配饰的等级制度。常服分官常服和民常服两种,均吸收了胡服舒适灵便的实用特点,其中官常服由幞头、圆领襕衫袍、革带、革靴等组成,民常服为普通民众之衣着,以交领窄袖短上衣、及膝的半臂袍和束脚裤较为常见。

唐代男性服饰,出现了翻领胡服的样饰。这种样式来自于中亚的阿富汗地区,跟现在男性冬天穿的翻领风衣很像。唐代男子都带幞()头,这种样式原本不是帽子,而是来自于鲜卑人的头巾。这样的装束有个好处就是方便。包括翻领胡服,相比于宽袍长袖,穿起来方便,出行也方便,所以当时很多女孩也穿成这样的服饰。

男子腰间系蹀躞(dié xiè)带。黄金、白银、和田玉做的蹀躞带,只有相当高级别的人才允许使用。上面可以挂书刀、香囊、钱包等随身物件,不仅挂在腰间方便取用,还有装饰功能。

王双怀教授介绍,总的来说,唐代人穿衣相对来说比较开放,这和唐代的社会特点相吻合。

唐代服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唐初的时候受魏晋南北朝影响,相对来说女性服装还比较保守。比如说女性出门的时候要带一个羃䍦mì lí,上面像草帽一样,下面的纱一定要吊至胸下,把整个脸和颈部全部遮住。就是说,不能素面朝天,不能和男人正面交往。

但到了武则天时代,采取了很多提高女性地位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让女性可以参加学校的学习,可以参加社交活动,尤其是贵夫人可以参加社交活动。为了社交方便,让人把羃䍦眼睛以下剪掉,后面也剪短到脖颈,就成了维帽,这样女子出门就便于和人交往。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她们穿的服饰种类、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暴露。到了盛唐时期就显得非常地突出了。

唐代女子特别喜欢化妆,发髻有很多类型。她们喜欢画眉,要画眉,就要护肤,要护肤就要洁面。洁面以后要涂脂,涂脂才会使脸部显得有光泽。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化妆,化妆分七步走。

第一步是敷铅粉,就像现在女性化妆打底色。

之后开始扫眉。有人说是先画黄,画黄就在额头上画点黄,或者是贴花钿。

再下来是扫黛眉。唐人的眉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翠色,一种是黑色。形制有阔眉,还有细眉。唐朝前期就流行的是娥眉、柳叶眉。到唐代中后期特别流行的一种韵味是黑黑的、粗粗的那种眉。这是第三步。

下来之后,脸上还要再做一些装饰,即涂面靥(),就是在两边点两个点,或者点个花。

再下来以后就是涂唇。涂唇一般是涂口红,但最奇葩的是在唐代后期会涂乌唇膏,嘴唇涂上黑色唇膏,看起来很奇怪。

有些人还会给脸上画斜红,就是在鬓部划一道红色斜线,起到装饰效果。这都是当时的一种风气。

女性服饰受外国人和少数民族的影响也比较大,她们喜欢穿胡服,有女扮男装的情况。

唐代女性服饰一般是四件套,从襦(襦就是长袖衫)到半臂(半臂就是半袖),里面还有褙子(褙子就是背心),底下是长裙,外面还有一件披帛。披帛披在身上能够把女性的风采展现出来,就像现在好多女性照相喜欢带一个纱巾,跟纱巾的作用差不多。


食:

馒头、馄饨、饺子、包子、点心、酿皮已出现,但没辣椒、西红柿、玉米

TPOoEudisF6RkH1A.jpg

鞠鑫海介绍,唐代长安城饮食花样繁多,馒头、馄饨、饺子、包子、点心等都已出现。唐代人饮的酒以粮食酒或果酒为主,酒精度数可能没有现在的茅台、五粮液这么高,但要比啤酒高,所以千杯不醉是不可能的。

在展陈的文物中,有从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几块点心。鞠鑫海介绍,这几块点心是从1300年前的唐代保留到现在的。糕体上有极薄的层次,是千层酥皮式的面点。由之可以推断至晚在唐代,点心已是人们普遍能够享用的美味。当时新疆地区湿度很低、风沙很大,所以食物才会急速风干,保存到现在。在那里还发现了1600年前南北朝时期的几个饺子。

凉皮儿在唐代已出现,唐代中期叫酿皮儿,只不过当时没辣椒。现在看到的很多食物,比如陕西礼泉的烙面,其实也是当时保留到现在的吃法。但现在陕西人常吃的面条,过去的吃法可能不一样。当时可能是把面擀成饼,把饼切成丝,然后把饼丝放汤里泡着吃。

王双怀教授介绍,唐代物质生活富足,所以胖人比较多。唐代的饮食和现在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有些东西唐代是没有的,比如辣椒、西红柿、玉米。

唐代长安人的饮食结构,主食副食和现在大同小异。主食是米面,不过在唐代,由于北方气候比现在温度高两三度,所以长安、鄠邑、周至一带大量种植水稻。终南山下到处是竹林,到处是稻田,养鱼的、养虾的、种稻的,所以北方人也吃水稻。

当然北方人吃得更多的是面食。长安城有一百多万甚至二三百万人口,大量需要面粉,所以经营面粉就成了有利可图的事。朝中一些王公大臣就在郑白渠边建了很多碾硙niǎn wèi经营面粉加工从中牟利,结果导致下游富平一带灌溉受到影响,所以矛盾比较尖锐。这也说明了面食在唐人生活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唐人吃的米饭里比较讲究的一种饭叫做青精饭,就是把大米用一种植物的叶子来浸泡晒干、浸泡晒干,如此三次做成黑色紧小的米粒。这种米粒据说人吃了之后可以美容养颜。杜甫诗里就说:“安得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如果是坐月子需要大补,就吃油团饭。油团饭是各种脂肪、各种营养特别高的食物。在唐代的副食里面,吃牛肉很少,因为唐代政府是保护耕牛的,但大量吃羊、吃猪,还有鹿这类野生动物。

唐代制作饮食的方法和现在也有差别。当时不流行炒菜,人们做饭的形式是蒸、煮、烤。吃肉就是吃烤肉,吃虾就是烤虾。还会把鱼、鳖、鸡蛋放在一块做,把羊肉、大肉放在一块再配上鸡蛋,中间再放一只做好的鳖,这也是一道菜。

唐人也喜欢吃拼盘,喜欢吃生鱼片。

唐朝社会中南方、北方的饮食文化有很大交流,中国和外国的饮食都有。长安城中有很多胡姬酒家,就好比当时的“西餐馆”,很多上流社会的文人墨客喜欢到这这样“西餐馆”进餐,李白就是如此。胡姬酒家的胡姬们能歌善舞、善于劝酒,饮食的时候,她们往往在一边唱歌跳舞。

饮茶本来是南方人的习俗,但由于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南方北方得到了交流。尤其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方交流很普遍,南方人喝茶的习俗慢慢传到了长安。当时很多诗人写诗描写饮茶的好处,陆羽专门写了一本茶经。就这样,茶得到了重视。后来北方人喝茶也成习惯了,就连北方蒙古草原上的回纥人、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也大量饮茶,就形成了茶马贸易、茶马古道。饮茶就从南方传到北方,传到少数民族地区,然后传到日本、朝鲜等这些国家,最后成为了世界性的东西。

住:

整个城有105个坊 ,每个坊都是一个独立社区

展陈的一件唐代大明宫出土的鸱尾,看起来有半人高。鞠鑫海介绍,唐代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从出土壁画来看,唐代时的斗拱也非常大,与此相应就是看起来非常舒展,但其实这也是受制于当时的建筑工艺。

另外,唐代的瓦当和地砖上的图案,与汉代时期那种崇尚几何简约的图案风格完全不同,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中亚西亚地区的风格,说明日常建筑构件吸取了很多来自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元素。

四合院是唐代非常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建筑。唐代长安城建筑间距比较大,虽然面积大、人口多,但密度没有北宋汴梁那么高。

王双怀教授介绍,唐代长安城规划一共是110个里坊。由于曲江池占用了一坊之地,就剩下109坊。东市、西市又各占了两坊之地,所以文武百官和老百姓用来居住地方一共就是105坊。后来也有一些变化,但总的来说“居民区”、“高级社区”是105个。

长安城是隋朝著名建筑设计家宇文凯设计的,理念非常先进。他吸收了北魏的邺城和汉魏洛阳城的优点,同时按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来对长安城进行重新布局。首先是把宫城和皇城区分开来。宫城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帝的生活区。宫城南边是皇城,这里是国家机关所在地,国家所有文武百官的衙门都在这里。

宫城、皇城的东西两边和南边划分为里坊,每个坊都起有很好的名字,105个坊的名字都是一些寓意非常吉祥的名词,比如说永和、永平、永安、永宁等。坊的面积比现在普通商品房小区要大。一般一个坊住几十户甚至几百户。但像郭子仪一家就有3000口人,一家就占了很大地方。除了住人,坊里还有公共活动区域比如寺院、旅馆以及一些体育设施等。

每个坊都是一个独立的社区,有坊墙,高度大概四五米。每个坊都有坊门,但坊里头并没有望楼这样的建筑,在文献中也没有看到相关的记载。整个长安城属于国家规划,老百姓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如果你家房子多可以做善事舍宅为寺,也可以进行买卖,但土地是属于国家的。可以在坊里面做建筑,但整体格局要符合整个城市的管理和规划。

由于很多文武百官要到大明宫去上朝,因此选择住在长安城东半部,很多名人住在这边。所以一般来说,长安城西半部住的平民百姓比较多,而东半部达官贵人比较多。长安城的房子很贵,有些人买不起房子,但有也有人财大气粗,可能有几套房子。

行:

长安城也有“出租车”,不过是牛车用来拉货

鞠鑫海介绍,唐代长安城区道路系统完备。朝廷出行的仪仗队伍、狩猎归来的皇室贵族、络绎入城的西域商队、入朝觐见的外国使臣、逾海而至的留学僧侣,络绎不绝地穿梭往来于长安城中。二月早春之际,城中士女纷纷骑马驾车郊外踏青;上巳、寒食、清明、重阳之时,大街上更是熙熙攘攘、车马拥塞,热闹非凡。

长安人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车与马。牛主要用于拉车,牛车而外有马车、驴车等。马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出行工具,朝臣百官、侠客商贾各种出行均以乘马为首选。驴是仅次于马的出行工具,多为隐士或文人墨客骑乘。此外,还有骡子。

唐代的长安城没有“公交车”,但有“出租车”——即用于搬运东西的牛车,据说这种车也可能是按路途长远来进行计费的。

唐代的官员上班是不允许坐车坐轿,只能选择骑马或步行。骆驼基本上不可能作为长安城内的代步工具,平时很少见,一般会出现在唐代皇家仪仗队中。

王双怀教授介绍,唐都长安城特别重视道路的美化,街道很宽广,有部分也是硬化过的,但唐代的硬化并不是全部铺石子,所以每当连阴雨下得时间比较长的时候,也会出现道路泥泞的情况。有一年秋天连续下了一两个月,出行时泥泞不堪,牛车陷在地里拔不出来了。这时大家就埋怨宰相,说宰相不能调和阴阳。这就说明当时长安城的道路虽然经过硬化,但情况还是这样子。

长安城重要路段,比如像大明宫附近的路段应该是有车辙的。因为从秦代开始,重要路段和主干道都是有车辙的,车辙下面铺有石子。但城市交通主要是为了方便行人,有的地方没有做这种处理就容易压坏。


娱:

百戏中最壮观的是杂技,五个梨园培养乐舞人才

鞠鑫海介绍,长安人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音乐、舞蹈、游戏、杂技、击鞠、蹴鞠、博弈等异彩纷呈。唐代百戏中最壮观的是杂技。当时杂技节目已多达一百余个,一些主要的门类如竿术、丸剑、马戏、幻术、木偶等,均各自形成了独立的完整系统。

展陈的杂技俑中,有正在叠罗汉的。鞠鑫海介绍,看杂技也是元宵节晚上很重要的游乐项目。叠罗汉、顶竿、顶人的这种表演通常是胡人表演,而顶盘、转盘这样的通常是汉人表演。

唐代时期的围棋棋子通常是用砗磲制作,用贝壳来打磨,也有用陶土烧制的。

唐代时还有相扑,日本的相扑是从中国传过去的。相扑其实在唐代之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是一种角力项目,类似于现在的摔跤。

打马球虽然也很流行,但因为首先得有好马,所以打马球一般是王公贵族日常休闲举行的竞技性很强的项目。

王双怀教授介绍,唐代梨园是培养乐舞人才的地方,最初的梨园当然是在禁苑里头,后来发展成了四个梨园。加上临潼华清宫的随驾梨园,总是五个梨园。唐玄宗特别重视乐舞,他在取得了开元盛世伟业之后,认为国家治理得很好了,不需要他来治理,所以他要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尤其是在得了杨贵妃之后,他们两个情投意合,有共同爱好,所以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乐舞上。

唐代舞蹈主要是有健舞和软舞两大系统。所谓健舞,就是动作明快、步伐矫健的舞蹈,像胡旋舞、胡腾舞、折枝舞、剑器舞等。安禄山、杨贵妃都特别喜欢跳舞,胡旋舞就是在他们的带动下从宫廷流传到民间。胡旋舞、胡腾舞都是来自中亚撒马尔罕、伊斯法罕这一带的舞蹈。

剑器舞是公孙大娘把军事体育和舞蹈结合起来创造的一个舞蹈。唐代说的大娘一般都是指结婚不久的年轻女子,不是老太太。这个剑器舞特别精彩,不是年龄大的人能做到的。杜甫曾经为公孙大娘写过诗:“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

唐代还有王大娘戴竿,戴竿的就是顶杆。当时的刘晏做诗说:“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讲的就是王大娘顶竿的事儿。她顶着一个高竿,一个孩子爬到顶上,在顶上穿来穿去,突然落下,眼看就落地时,她两个脚又夹住了,非常精彩。

唐代各种各样的游艺非常普遍。唐人喜欢旅游,去近处叫做踏青,去远处叫做远足。朋友相见,踏地为节唱歌跳舞,“连袂踏歌从此去,风吹香气逐人归。”写的就是踏歌的场景。唐代的魔术杂技,还有很多乐舞往往带有异域风情,这是当时文化交流的结果。

棋类运动在唐代也非常普遍,尤其是围棋。有这样一个故事,唐玄宗逃往四川的过程中在剑阁县休息,晚上听见房东老太太和她的儿媳妇在下围棋,房里没有点灯,她们躺在床上下盲棋,而且下得非常好。唐玄宗是围棋高手,听了以后也很是叹服。

王双怀教授感慨,很多人说想要梦回大唐,为什么要回大唐?因为唐朝有值得我们留恋的地方。唐朝是个开放性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社会具有包容性,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太多压抑,相对比较自由。一个社会如果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这个社会就有活力,唐朝就是一个范例。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包容,坚持创新,这是我们应当来继承和发展的,唐文化的精髓其实也在这里。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文 张杰/图 张永文/漫画(部分照片由西安博物院提供)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文物 唐都 长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