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老兵段续:百团大战后参军当了卫生员 跟着党当一辈子人民子弟兵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0-09-02 22:07:57 编辑:报社方正 作者:魏光敬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93岁的段续虽然已满头银丝,听力有点困难,但他依旧精神抖擞,落坐时挺直的身板透露出他年轻时军人的身份。

  走近看到,段续正拿红色的笔,在一份报纸上勾画“党员干部时常要扪心‘四问’”。在重要的段落和语句上面,都做了精细的批注。他说,活到老学到老,他这一辈子就是听党的话才活到今天,没有党就没有他。

  1941年开始一直在做医务工作

  段续,河北石家庄人,出生于1927年3月,小时候在河北藁城县(今石家庄藁城区)上小学。在四五岁的时候就知道日本侵略中华,在上学的时候就懂得了只有把日本鬼子打出中国,才能过上好日子。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1940年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要求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

  百团大战后,段续的家乡恢复了学校,他又开始了上学。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牺牲之后,为了纪念白求恩,在当时的河北唐山葛公村开设了白求恩卫生学院。作为抗日战争期间的宣传员,又有些文化,段续就报名参军,成为晋察冀军区七分区卫生部训练班一名战士,后又在白求恩卫生学校护一区学习,从1941年开始,段续一直在做医务工作。

  打地道战“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提起自己的抗战经历时,段续老人嘴唇哆嗦着说道:“当时太苦了,太惨了……”

  段续说,百团大战后,凶残的日寇开始向晋察冀边区军民实行了野蛮的“三光政策”。提到此处,段续的眼中闪出了泪光,他停顿了片刻说:“太坏了,他们太坏了……日本人很残忍的,他们不光杀大人,不会跑的孩子他们都不放过。”说到这里段续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他挥动着手势愤恨地说:“为什么我们恨日本人,他们把我们的家人都杀了,男女老少都不放过,跑了的用枪打,不跑的用刺刀刺死,先把村里包围了,就开始搜刮东西,烧房屋。”

  为了躲避日寇的烧杀抢掠,抗日军民遵照毛主席“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积极防御思想,依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挖掘了大量的地道。

  “当时没有办法,只能先挖了地道,打地道战。”段续说,“地道战”是在与鬼子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也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刚开始的时候,自家挖坑躲藏,后来发展到家与家相连,村与村相连,地道的出入口设计十分巧妙,有的修在屋内墙壁上,有的修在靠墙根的地面,还有的建在牲口槽、炕面、锅台、井口、面柜、织布机底下,伪装得与原建筑一模一样,敌人很难发现。

  从地道战中成长起来的段续介绍,地道在开始的时候是单向的,饭和水是人带进去,但因汉奸特务告密,有的洞被敌人发现,受到极大的损坏,后来村子被日本人包围了,外面人进不去,里面人出不来,就算带些干粮,也没有水,于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了从“死道”到“活道”的转变。把单口洞改成了双口洞,后来又把双口洞继续加宽加长,左邻右舍的地洞互相挖通,一家连一家,一户连一户,双口洞变成了多口洞。把地道相互之间挖通了,把从这个村到那个村的地道也挖通了,形成了相连接的地道,当时大部分的救治工作也是在地道里进行的。


  为抗日老百姓帮忙救治照顾伤员

  段续说,当时的医疗队医生和护士的身份没有那么清楚。当时抗日战争特别惨烈,救治伤员时,一个人接管四五位,老百姓也帮忙照顾。

  说到此他感叹道:当时活着的真是不容易,那些重伤的战士都是缺胳膊缺腿的,当时截肢的时候是没有麻药的,只能忍着疼痛,有时疼的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在嘴里咬根木棍。

  那时候老百姓对士兵都是很好的,为什么叫子弟兵?因为家家户户在外面都有抗日的孩子,照顾别人家的孩子就等于照顾自己的孩子。那时候没有帐篷,救治伤员都是在老百姓家中,老百姓与他们一起照顾伤员,吃的、睡的、盖的被子都是老百姓家的,大小便都是老百姓帮忙处理的。

  段续在抗日战争中参加河北抗日民兵联军,部队奉命进入大西北,到陕北延安周边。到了陕北之后成立了野战医院,也就是“抗大卫生部医院”。当时战斗频繁,重伤员留在当地老百姓家里救治,轻一点的伤员,部队边打仗边一路向陕北进。

  随后段续又跟着王震一起去了新疆。建设西北空军时,段续作为年轻干部又奉命来到西安,就这样建设西北空军。后来定名为兰州军区空军,司令部一直在西安和兰州之间转换,最终确定在兰州。

  离休后,段续也没闲着,从家中可以看到他的书柜摆满了书,翻开他的书籍中可以看到,他每日在不断学习当中,书上都是他用红色记号笔所标记,画出了重点,在书空白的地方写了详细的注释。

  华商报记者 魏光敬 实习生 杨钤文 赵江浦/文 张杰/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百团大战 卫生员 子弟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