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郭庄村:小作坊变成大厂房

来源:韩城传媒网 时间:2020-09-15 15:38:15 编辑:谢磊 作者:冯翠红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郭庄村地处西庄镇以南,村民脑子活,借着临近“官道”的优势,自唐朝建村以来,就有老豆腐、辣椒、米醋、点心这些传统手工作坊。几百年来,这些技艺代代相传,声名远播。好多人不惜跑远路去郭庄村买一壶纯正的米醋,或者是一包五仁点心。以前,村民都在家里加工售卖,老客户熟门熟路就买了,没去过的人可得磨破了嘴皮子才能找到。

  可是,经营传统手工作坊的也只是少数人。由于耕地面积少,除过“北林”和少量的花椒,大部分村民只能去打工。村上也没有集体经济,账上常常是负数。所以,郭庄村虽然名声在外,却戴着贫困村的“帽子”。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郭庄村两委班子借着这股“东风”,计划大干一番,打场漂亮的翻身仗。他们就把目光瞄向了这些有名气的“小作坊”。2016年,他们出台规划,计划沿国道建设“一街、两巷、三园区”,一街是指饮食一条街,两巷是指民宿两条巷,三园区是指食品加工园区、上干谷生态垂钓园区、生态采摘园区。

  郭庄村位于工业园区附近,每天车来车往,红火得很。村上就从饮食一条街开始建起,承接每天来往车主、行人的饮食。陈新民家的手工臊子面馆就开在美食一条街,面馆不大,却大大改善陈新民家的生活。陈新民是郭庄村贫困户,本身患有类风湿病,无法从事精细体力活,妻子薛会玲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家庭支出巨大。美食街建成后,夫妻俩共同经营着这间小面馆,薛会玲做饭,陈新民端碗、擦桌子,街面上车来车往,老两口的生意也很红火。夜晚,美食街上更是热闹,夜市生意红红火火。

  从108国道进村有两条主巷,2014年环境整治时,村子里里外外粉刷了一遍,白墙灰瓦,整齐划一,很美。村上就在这两条巷做起了文章,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和民宿,承接乡村旅游新客流。

  目前,食品加工园区已开园试运行,上甘谷生态垂钓园区、生态采摘园区正在加紧建设。

  村民李雷把自家的米醋加工作坊搬进了食品加工园区,14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90平方米的店面,400多平方米的酿晒场地,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今年59岁的高凤仙是郭庄村二组人,前些年因为婆婆瘫痪在床、家里的两个孩子在上学,成为了村里的贫困户。园区建成后,她在过庄桥李家辣椒店打起了零工。“每天走几分钟就到加工园了,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兼顾花椒地。”高凤仙开心地说,店主就是本村人,活不重,挣得钱倒不少。

  现在,沿108国道无论南来还是北往,都会看见郭庄村口有一排阔气的门面房,路过的人一眼就能瞅见,买东西方便得很。


来源:韩城传媒网

相关热词搜索: 郭庄村 小作坊 小康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