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前年我们这儿开始实施废弃矿山治理以来,天蓝了,山绿了,空气质量好转了,以前从早到晚尘土飞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到处是裸露的废弃矿山,空气呛鼻,家里的窗户不能开。现在不仅空气清新了,还种上了花椒树,再过两年我们还多一些收入了。”
……
夏日的合阳,草木繁茂,万物蓬勃。近日,记者穿梭在合阳县和家庄镇的田野之间,一片片花椒树、果树郁郁葱葱,微风拂过,椒香扑鼻、果香浓郁。顺着306县道一路行至和家庄镇王家村和秦城村,提起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连声赞叹着。
合阳县地处黄河西岸、渭北高原“旱腰带”上,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多年的矿山开采,环境日益遭受破坏。近年来,合阳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整治修复矿山地质环境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为组长、以自然资源部门牵头的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听取专题汇报,安排部署工作,深入解剖问题,破解整治难题,坚持每月督办检查。
“保护生态是发展的第一要务,保护好生态环境,就保住了发展的底色与价值。保护好生态环境,就保住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空间。”主管矿山修复工作的合阳县委常委王江平在调研时多次强调说,“实施矿山生态修复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我县群众生活福祉和社会稳定的长远大计。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从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抓好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上来,切实把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高起点、高标准推动开展。”
按照全市对渭北“旱腰带”矿山生态治理恢复的部署安排,合阳县自然资源局坚持“重点突破、自然恢复、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措施,严格执行“停产、整合、严查、规范、修复”要求,开展对已关闭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全面落实矿山生态修复责任,积极探索创新修复模式,持续加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如今,曾经裸露的山体披上了绿装,一批批复绿项目成效初显,一片片绿茵又重回人们的视野。
“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纯粹的技术与管理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大而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合阳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姚旺辉说,矿山生态修复是对“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修复,合阳县自然资源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抓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有力推动渭北“旱腰带”变为“绿腰带”。
清表除险、覆土修复、绿化种植……在和家庄镇秦城村的陕西合美矿业大峪河采石场南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现场,挖掘机正在整平土地,工人师傅忙着挥锹铲土、扶苗浇水。他们战高温、斗酷暑,始终坚守在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一线,为昔日裸露的废弃矿山打造“新绿衣”。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年前,这里的景象可以用千疮百孔来形容。以前为了提高石料的开采量,山上的挖掘机肆虐地开山,山脚下的加工生产线就裸露在空地上,废石弃渣随意堆放,粉尘随风飘扬。加之该矿山就处于合阳县道可视范围之内,给过往的行人车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该项目治理过程中,合阳县自然资源局主要采用边坡削坡减载、挖高填低、平整场地、覆土、植树、挡墙、截排水、监测等工程措施,将挖损和压占后的土地恢复成耕地和林地。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土质边坡削坡减载工程、危岩清理、场地平整、边坡绿化、覆土复绿,已经恢复旱地37.05亩,林地23.4亩。
修复一方土地,守护绿色家园,这只是合阳县矿山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220.27万元,清理各类废弃石渣3万余方,其中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209.4亩,黏土矿复垦30家,恢复面积842.1亩,现已全部予以耕种。
“随着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向纵深推进,采山之痛、污染之源,曾经因为开采而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矿山,正逐渐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被绿油油的植被所覆盖,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合阳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生介绍道。
如今,无论是走进合阳县江峰石厂,还是南百坂建材厂(工业广场),以前撒下的草籽、补植的苗木已生机勃勃,山青草绿的自然生态原貌正在恢复。
除了渭北“旱腰带”上矿山修复治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县和两山理论标杆示范基地这一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安排部署,合阳县自然资源局积极着手构建治黄生态绿廊,讲好“黄河故事”。目前已经完成了黄河西岸生态治理勘察设计招标工作,全面进入勘察设计阶段。
该项目拟采取边坡整治、场地平整、覆土复绿等工程措施,对处于洽川风景名胜区、黄土台塬峰林风貌保护区范围内的12个废弃采砂场进行恢复治理。全部项目完工后,将恢复黄河流域土地面积约220公顷,直接解决黄河流域崩塌、滑坡、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河道淤塞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保障当地居民和财产安全,对当地百姓脱贫、生活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废弃矿山重披绿装,美丽乡村生机勃发……合阳县正以高度的行动自觉走在生态修复之路上,我们坚信,未来的合阳,绿色底蕴、生态家底将更加厚重。
编辑: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