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陕西文物探探探”第14期:“女书”和56个民族嫁衣背后的故事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0-09-18 19:55:29 编辑:报社方正 作者:马虎振 强军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人类走了多长的路,女人的路就有多长。她们是人类的二分之一,但在英文单词中,历史一词却是history,即他的故事。

  如果从女性角度来回看历史,又会是怎样的?她们一生最美丽时刻穿着的嫁衣,又承载着怎样的记忆和信息?

  9月16日,华商报文物报道融媒体传播栏目“陕西文物探探探”走进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妇女文化馆。

  在博物馆馆长张弛、副馆长于雯,以及几位学生讲解员的讲解中,125万网友跟随直播镜头,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角度回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

  1、妇女文化馆:陕师大教育博物馆最特别的展馆

  张弛馆长介绍,教育博物馆位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是国内第一座以教育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3000平米,由张锦秋大师担纲建筑设计,现有五大展厅,分别是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历史文化馆、校史展览馆。其中,妇女文化馆是博物馆中很有特色的展馆,在建成时也是国内唯一以妇女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馆内展览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她的故事”;第二部分是江永女书;第三部分是女红;第四部分是生育文化;第五部分是中华嫁衣。

\

  于雯副馆长介绍,妇女文化馆中有很多珍品。有一部分展品曾在全国很多地方巡展,还曾远赴俄罗斯、美国展览。“我们馆最早的创始人是在全国非常有名的女性研究专家李小江教授。她和我们上一任馆长屈雅君教授是好朋友。她们在做文化研究、田野考察时,发现了女性研究这一部分的缺失。她们觉得,对女性和女性历史的研究,只有和大学连接在一起,才能够逐渐深入下去,才能够具有生命力。我们陕西师范大学女孩子比较多,对女性的关注也是比较有意义的,这对女孩子寻找自身,对男性重新看待女性、重新看待两性关系,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为做好这次直播,博物馆专门安排了四名学生讲解员,她们分别是封赵倩、石佳、梁龙超、石婷婷。

  2、“她故事”:不知新郎是谁,新娘认错人羞愧自杀

\

  第一件展品是“三寸金莲”。和常见手工制作的鞋不同,这双鞋是皮质的,为上海批量生产。

  讲解员介绍,这是山西运城一位富家女人的皮质莲鞋,分内、外两套。外鞋面和底都是优质牛皮,鞋钉是铜质的;内鞋是软锻面、牛皮底,材料考究,做工精湛。鞋子主体为机械加工,辅之以手工,鞋内印有号码,大体可推断为20世纪初由正规鞋厂制作。“女性小脚被认为是非常私密的身体部位,即使在床上也不能被人们看到,所以还有专门用于在床上穿的套鞋。”

  展陈的一张小脚X光图片显示,由于缠足,脚部结构已经被损毁。

  那么女子缠足究竟从何时开始?于雯表示,这个问题目前还无定论,一种观点认为始于南唐(公元937年-975年)。当时,李后主令宫女窅(yǎo)娘用布帛缠足,使脚成新月形状,以便在高六尺用黄金制成的的莲花台上跳舞。此后,宫内外仿效,遂成风俗。

  旧式女孩子在五六岁时便要用布将脚包住,使脚掌不能长大。脚部一些组织经过化脓、坏死后,脚最终变为三角形。俗语说:“小脚一双,眼泪一缸。”缠足妇女的痛苦可以想象。三寸金莲就是套在那双呈三角形的脚掌上的小鞋。

  清朝顺治、康熙等皇帝都有严令禁止妇女缠足;辛亥革命后,政府又把禁止缠足作为解放妇女的一项措施;五四运动时,也有“禁止妇女缠足”的规条。经过长期、艰苦、缓慢的变革,缠足才渐渐淡出中国妇女的生活。

  “她的故事”共展陈了和十位女性有关的物件。她们的身份有元蒙时期的女奴,有唐代不知名的宫女,有贞节牌坊故事的女主人公,有普通家庭妇女,有党的女地下工作者,有女海军,有参加过渡江战役的女知识分子,有跟随丈夫一起做革命夫妻的军队卫生工作者,有年轻时投身革命的关中大户人家的小姐。另外,梳起发髻表示终身不嫁人的“自梳女”,福建服饰另类、风俗奇特的“惠安女”的资料和物件也都有展示。

  馆内展陈的蒙元时期的一份回鹘文契约,记录了吐鲁番地区的一笔女奴交易。女奴的名字叫艾山·特勤,根据这份契约,50匹棉布就可以买断这个女性的一生。

  在中国封建社会,做宫女是女子命运的一种,但大多数宫女将在高高的宫墙内打发寂寞人生。一块宫女的墓志铭拓片照片显示,主人是一个唐代的“七品亡宫”,无姓无名,不知来处。

\

  贞节牌坊是明清时朝廷鼓励寡妇守节的重要表彰手段。其中一个比较特别的贞烈牌坊,却藏着一个离奇的故事:新娘何氏在盖头掀开的那一刻未敢抬头看新郎的脸。拜堂后新娘进了洞房,新郎到堂屋和客人们打牌。牌桌上,新郎的表兄弟杨某称出去小解,却径直走进了洞房。何氏误以为杨某即是新郎,便顺从地跟他行了夫妻之事。瞬间事发,何氏又羞愧又屈辱,上吊自杀。心情复杂的杨家人为何氏申请旌表贞烈。于是有了这座“旌表儒生曾学易之妻杨何氏坊”。牌坊名字很有意思,寥寥数字,既明示了何氏的拜堂丈夫曾学易,也暗示了她事实上的丈夫杨某。

\

  随着时代的不同,女性精神面貌也在变化。馆内还展示了一些革命时期的女性故事,比如袁镜如女士参加渡江战役时候的日记,可以看到战争给女性带来的巨大影响。馆内的物品还展示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为缓解战后男子就业压力而大力鼓励妇女“回到厨坊去”的同时,中国女性大踏步从厨房走向工厂、农田、夜校,空前广泛地参与社会工作的场景。同时,首饰匣、箱子、柜子、帽盒等新娘嫁妆,烙铁、头发夹子、篦子、袜楦等物件,被作为“正在消失的女人用品”进行展示。

  3、“她秘密”:姐妹间的特殊关系和只在女性间流传的文字

  在湖南江永有一种特别的文字——“女书”。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唯一一种在女性之间流传和使用的文字。在当地还有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比如“不落夫家”和“结老庚”。

\

  于雯介绍,女书的发现地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乡,位于湖南、广东、广西三省交界,虽地处偏僻山区,但历史悠久,有多民族杂居的历史。所以,江永女书还不能确定到底是汉族文字,还是少数民族文字。对其产生的年代,学界也有多种见解。有的认为不早于明末清初;有的认为是一种与甲骨文有密切关系的商代古文字的演变;有的认为与黄河、长江流域史前文化刻画符号同源;有的认为是长江流域古代少数民族中的一种文字,记录的是当地平地瑶族语言,创造女书的可能是瑶族妇女。但女书只是一种文字,不是一种语言,因为它唱出来还是当地方言。

  当地女子结了婚之后还是回娘家住,直到生了孩子才会完全住到夫家,这叫做“不落夫家”。

  “结老庚”一般是7个人,她们年纪可以差很多,但只要意气相投就可以结老庚的。一旦结为老庚,就是终身的姐妹,遇到什么事,这些姐妹都会互相帮助。这不仅是在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支撑。所以在当地,父母也非常支持女儿结老庚。结老庚时,仪式非常正式,家里要挑两袋米,但父母都会同意。她们不但有这样特殊的关系,还有自己的文字,可以传递他们之间的秘密,这就是女书。她们的书信都用女书来写,而且要求书信的传递也必须是女性。

\

  江永女书的笔画是斜的,当地人把它叫女字,把汉字叫男字。如果把汉字比作一个敦实的小伙,看起来稳重健壮;而女字就像少女的体型,纤细柔弱,飘逸浪漫。

  于雯介绍,博物馆里收藏的都是一些很珍贵的一些真迹。它形式上多种多样,比如说有写在扇子上,叫扇书;绣在帕子上的,叫帕书;写在纸上,叫纸书。还有非常特别的形式,就是贺三朝书。

\

  “贺三朝书是当地婚嫁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女孩子结婚三天后,女性亲戚好友会来庆祝,给她送一个礼物,是用布作封面、用针线绣成的,这也是女红水平的体现。一般前面几页会用女书写上一些祝贺性的文字。后边是空白的,希望这个女孩子用来记录自己的人生。有什么苦闷,有什么喜悦都记录下来。一些私密性的东西,比如好看的花样子,喜欢的东西也可以夹在里边。贺三朝书在女孩子去世时,会作为私密物品随葬或烧掉,所以能够搜集到非常珍贵。”

  “今天在江永一带还有女书,但基本上是作为文化遗产的拯救来展示、呈现的,已经不作为这种交流性的文字了,女书传人也已经没有了。”

  4、“她之巧”:剪纸艺术大师库淑兰 出名后反而不开心

  在女红部分,展陈了各地剪纸、四大名绣、四大名锦,以及陕西的花馍等丰富的内容,每件作品都可以看出为之付出的智慧、功夫和心血。

  但于雯副馆长着重介绍了被誉为“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的库淑兰。

  “库淑兰是陕西旬邑一名农村妇女。她原本读过几年书,但因订了娃娃亲,夫家不希望她读太多的书,所以就中断了学业。小时候受过伤,从楼梯上摔下去,据说在昏迷状态下听到玉皇大帝封她做‘剪花娘娘’,从此后她的剪纸天赋就爆发了。一到剪纸的时候,她就有点迷狂,沉浸在创作中边剪边唱,常常连烧饭都忘了,或者导致饭烧糊,她的丈夫因此总是打她。”

\

  “她后来出名时,有很多中外记者采访。上世纪90年代,她的一幅剪纸都卖到了2000多元。我们再去采访她时,她说自己靠卖剪纸给他们家都盖起小楼了,丈夫再也没有打过她。但她跟我们说,她觉得剪纸没意思了,不喜欢剪了。因为以前村里的人婚丧嫁娶,她给人家剪了送过去,人家都很高兴,是作为她社交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礼物。但现在变成卖钱了,别人家结婚、嫁女儿,跟他来要,他丈夫说不行,这是要卖的。所以她就慢慢觉得,一旦商业化之后,她的乐趣反而没了。如今,老人已经去世。”

  “馆里收藏了库淑兰创作全盛期的剪纸作品十余种,每幅剪纸配有她自己即兴创作的歌谣。她的作品有鲜明特点:大部分中国传统剪纸都是由整张彩纸剪刻而成,而她的剪纸是拼贴起来的;她的剪纸有奇异的五彩装饰效果,这也是其它传统剪纸所没有的;她是一边剪一边边即兴歌唱,这种强烈的激情赋予她的作品独特的魅力和神韵。”

\

  5、“她隐忍”:压箱底的性教育物件和月事处理办法

  第四部分“生育文化”中展示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生育文化,内容有生殖、生育、求子等。

  在封建礼制之下,性是人们普遍羞于启齿的。那么中国古代是如何进行性教育的?馆内展陈了古代进行性教育的一些实物和资料。

  它们有的很晦涩,比如陕西关中有一种奇特的风俗,新媳妇过门后,由女性已婚年长者引导陪同,来到有较固定地点的山沟,向一些类似女性生殖器官的石缝、石洞处投掷石子,以模仿男女房事,这既是性启蒙,也是一种求子方式。

  有的则比较直接,比如展陈的一件出自甘肃的压箱底物件。这件 “压箱底”是一种骨制品,刻工精致,造型生动,合在一起是一条活泼的鲤鱼,打开后里面刻着男女性交的图案。女儿出嫁时,父母把这件东西放在陪嫁的箱子最底层,用以教授夫妻房事。

  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对于性爱的态度则更加坦然。在哈尼族的一支——爱尼族中,甚至灯台和门铃上面也塑了男女交换的场景,体现了该民族文化中对性爱的尊崇。

\

  在陕西合阳一带,生育文化中常见的造像是莲花娃。男女定亲时,婆婆一般都要给儿媳送一个莲花娃,新媳妇过门后要将这个莲花娃挂于门后,蕴含的是期盼生育的意思。馆内展陈了20世纪40年代一位母亲送给出嫁女儿的莲花娃挂饰。上面的文字有“外言不入于内,内言不出于外”、“夙夜不违房事”等告诫语。

  和生育相关的,是女子月经。传统社会中,女人的月经是一个神秘、阴暗、肮脏、羞耻的所在,多少年来,女人偷偷地谈论、悄悄地处理,默默地承受与此相关的一切身体痛苦。在卫生巾出现前,世世代代的女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材料来处理月经。比如,鄂伦春妇女把树木的内皮剥下,用手揉软后用来吸渗月经;山西上党地区女人来月经时,用一只女人穿过的旧鞋,里面填满煤灰或破布,鞋两侧缝上带子带在身上吸渗月经。

  展馆里还陈列有一张农村卫生院仿照现代产床自制的木制产床,记录了过去贫困的中国农民对现代健康文明生育方式的向往。

  而女孩子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上,还可能面临大人的残酷和冷血。馆内陈列的一块宣统辛亥年的雕版,距今已上百年,上刻的《戒溺女文》初步考证为清代进士陈子杏所写,文中告诫人们不要溺死女婴,教人尊重生命。其中最动情的一段读之令人动容:“今日之女,异日之母也;今日生女之母,当年未溺之女也……”

  6、“她之美”:美丽嫁衣背后的民族历史和记忆

  过去,女人一生最美丽的时刻自然是坐上花轿、穿上嫁衣时。而女孩子差不多从会做针线起,就开始为自己准备嫁衣了。少女的憧憬融进了嫁衣,民族的信仰、审美甚至历史也融进了嫁衣。

  馆内用很大的一片场地展陈了56个民族的嫁衣和与之相关的物品。

\

  讲解员介绍,其中藏族嫁衣最为贵重,一套甚至价值上百万元。为什么这么贵?因为藏族嫁衣也是节日盛装,特别讲究衣着与身份地位的相称。所以做工精致,花样繁多。传统袍服以羊羔皮垫里,獐皮作面,袖口、襟领、下摆用红蓝绿纹毛呢装饰,用水獭皮或豹皮镶边,格外漂亮。同时发饰繁多,上面缀满珠宝、珊瑚和宝石,另外还配有各种配饰。

\

  朝鲜族嫁衣馆内展陈了两套,一套为白色,一套色彩丰富。于雯介绍,朝鲜族女子的嫁衣,一生要穿两次,一次是出嫁,一次是去世,也就是说,嫁衣同时也是寿衣。“这套白色嫁衣的主人叫车信福,老人是个党员,我们在聊的时候,他觉得我们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就把她的嫁衣捐出来了。这也意味着她将来不能按照民族传统,像普通人一样穿着这件衣服入葬了,所以我们非常感激她。另外一套是韩国大使馆来做交流时,当看到朝鲜族嫁衣时,说我们朝鲜族有很多很华丽的嫁衣,你们怎么选择这么素雅的一个?于是按照他们最华丽的标准另做了一套送给了我们。”

\

  而景颇族嫁衣甚至承载了他们民族的历史记忆。于雯介绍,“她们的短裙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有一种纹路,有着各种的符号在其中。景颇族在历史上经历过一次民族大迁徙,他们是没有文字的,所以这段历史到底怎样,只有景颇族年长的妇女在唱歌的时候摸着她们的裙子,摸到一个地方,然后就唱一个歌谣,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他们这个民族大迁徙的历史讲述出来。”

\

  台湾原住民阿美族的服饰变迁,则可以看到一段殖民的历史。于雯介绍,阿美族最开始的婚嫁服饰是黑色的,成为殖民地、基督教进入后,阿美族90%的人都信基督教了。基督教传统认为,黑色是魔鬼的颜色,是不够神圣的,所以他们的嫁衣曾经一度换成了白色的,和西方的婚纱颜色一样,从尚黑变成了尚白。后来,他们逐渐重视本土文化。在不断复兴过程中,阿美族人的嫁衣颜色又开始变化,恢复为传统的红色。所以从嫁衣当中,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的历史的变化。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文 强军/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女书 陕西文物探探探 民族嫁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