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老年人特别多,能有个老年餐厅就好了。”
“我们社区也能办老年人食堂吗?”
近日,华商报关注西安多家社区开办老年人餐厅,方便辖区老年人用餐的报道,在市民尤其是老年人中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不少市民拨打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希望自己社区也能尽快办起老年餐厅,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报名:“希望我们社区也能办”
“我们社区老年人特别多,希望也能办老年餐厅。”市民李阿姨家住西安市莲湖区西仪社区,她告诉华商报记者,社区里居住的单位退休职工很多,年轻人都上班,平时赶回来做饭的话,时间就太紧张了。李阿姨说,对老年人来说,能就近吃饭方便很多,“我们这边有的老年人腿脚不方便,就算可以做饭,每天买菜什么的也很麻烦,有时候用个天然气、电磁炉啥的还不安全,如果社区能办一家这样的老年餐厅,就给我们解决大问题了。”
西安北郊文景社区居民郭女士也打来热线,希望在自家门口开设老年共享餐厅,方便老年人就餐。
此外,家住西安市测绘西路一家属院的老人也建议,政府是否可以牵头在社区里设立老人共享餐厅,方便没有子女给做饭的老人们就餐。
现成经验:政府补贴、社区提供场地、公益组织志愿服务
随着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空巢独居老人逐渐增多,为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全国各地陆续开办老年餐桌。
记者了解到,2012年,陕西省民政厅发出《关于2012年社区老年餐桌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对西安市300个社区老年餐桌每个资助10万元,主要服务社区及周边高龄、独居、空巢等经济困难老年人,受资助“社区老年餐桌”于2012年底建成运营。同时,社区居委会将建立社区老年餐桌有关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接受老年人的监督。
其实,从2008年开始,西安市一些社区陆续办起“老年餐桌”,但随后不少就已倒闭,尚在经营的也存在运营成本压力大、场地受限等问题。
对此,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桥梓口社区主任贺西红称,社区想开办老年餐厅,必须要根据自身社区的情况选择开办形式,“比如单位型社区,可能仅仅提供餐食的老年餐厅未必合适,反而日间照料加餐食的模式更好一些,能让居民不出社区解决老年人白天照料、娱乐和吃饭问题。”
贺西红告诉记者,桥梓口社区老年共享餐厅开办前,社区做了大量的调研,包括一开始先尝试早餐以此来观察人流量,随后联系民政部门找到适合的项目立项。“我们的共享餐厅是莲湖社区长者助餐社工服务示范项目,由莲湖区民政局、财政局支持,莲湖区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党支部指导,智慧社工具体执行的莲湖公益创投。”贺西红说,辖区内65岁以上老人在这家共享餐厅内吃饭享受政府补贴,门面由社区协调免费提供,目前的主要成本就是厨师和帮厨的工资,每月大概1万元,政府给予厨师每月2500元补贴,帮厨1000元,剩余的部分从餐厅的收益中支出。除了65岁以上老年人外,其他居民也可以来吃,只是价格比老年人的略高,餐厅的日常服务则是由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承担。
“想要把老年人餐厅办好、办长久,就重要的是考虑辖区居民的社情民意,一定要适合自己社区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上马’。”贺西红说。
想学老年餐厅开办经验 请拨打029-88880000报名
老年餐厅是一种相对经济的助老方式。让每个老年人过得舒心、安心,成了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近日,除了普通市民外,不少社区和街办相关工作人员联系华商报,希望能多得到一些老年餐厅的资料,去学习一下。西安市长安区一街办的工作人员称,由于人口密度较小、拆迁等问题,此前开办的老年餐厅没坚持下来,“希望能去开办成功的社区学习经验。”
社区或街办有意愿开设老年餐厅,想学习经验的,赶紧拨打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报名。
华商报记者会将大家的诉求整理汇总后,与相关部门和老年餐厅所在社区联系,力求促成有意向的社区或街办能成功开办老年餐厅。
华商报记者 马群 图 张杰